[发明专利]一种扩充密码输入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79883.9 | 申请日: | 2009-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5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 发明(设计)人: | 陆舟;于华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飞天诚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 健 |
| 地址: | 100083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充 密码 输入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扩充密码输入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进行密码输入时,输入的密码直接被连接到互联网络中的终端设备(如:计算机)接收,并将用户输入的密码通过互联网络发送到银行服务中心,由银行服务中心对用户输入的密码进行认证。用户输入的密码在互联网络的传输过程中,很容易被非法用户通过互联网络截获,用户输入的密码的安全性日益被人们关注。
银行为了克服用户密码在输入和传输过程中安全性较低的问题,使用了许多新的改进方案,如使用数字证书等方法,然而并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用户输入的密码仍然由连接到互联网中的终端设备(如:计算机)接收,终端设备的被非法控制或监视的情况下,在密码输入的过程中非法用户仍然可以通过监控所述连接到互联网络中的终端设备将用户输入的密码截获,使用户输入密码的安全性依然没有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扩充密码输入的方法和装置,提高密码输入的安全性,使得密码在输入过程中不易被截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扩充密码输入的方法,包括: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包含有操作指令的数据包;
对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所述操作指令;
判断所述操作指令是否为密码校验指令;
如果所述操作指令不是密码校验指令,则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给智能卡;
如果所述操作指令为密码校验指令,则接收用户输入的密码;
将所述输入密码封装到所述密码校验指令中;
将封装有用户输入密码的密码校验指令发送给智能卡。
一种扩充密码输入的装置,包括:
第一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包含有操作指令的数据包;
数据解析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所述操作指令;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操作指令是否为密码检验指令;
第二通信模块,用于在所述操作指令不是密码校验指令时,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给智能卡;
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操作指令为密码校验指令时,接收用户输入的密码;
指令封装模块,用于将所述输入密码封装到所述密码校验指令中;
第二通信模块还用于将封装有用户输入密码的密码校验指令发送给智能卡。
采用上述方案后,用户输入的密码直接由所述扩充密码输入的装置接收,避免了由连接到互联网络的终端设备接收,使用户输入的密码不会出现在终端设备中,也不会在互联网络中传输,防止了非法用户通过监控所述终端设备将用户输入的密码截获的可能性,保证了用户输入密码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扩充密码输入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扩充密码输入的装置组成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扩充密码输入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扩充密码输入的装置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扩充密码输入的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101、扩充密码输入的装置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包,该数据包中包含有操作指令;
102、当所述扩充密码输入的装置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包后,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操作指令,解析后得到的所述操作指令的格式符合7816规范(该规范为国际智能卡规范),它包括以下几个部分:CLA、INS、P1、P2、LC、DAT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飞天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飞天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98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酸酶的微囊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连续生产吸水性聚合物颗粒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