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低音增强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9840.0 | 申请日: | 200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7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04 | 分类号: | H04R3/04;H03G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083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音 增强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低音增强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重低音增强技术是用来增强音频信号的低频部分的一种技术,例如增强音 乐中的鼓声和贝斯声等低频部分的声音。
一般的音响和耳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低频损失,因此重低音的效果已经成 为评价音频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现有的重低音增强技术采用的是均衡(EQ)技术,其原理如图1所示, 即音频信号经过分析窗处理后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然后对低频部分的 频带(band)乘以一个增益,再经过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最后进行综 合窗处理后输出,得到重低音增强后的信号。
然而,现有的重低音增强技术很容易使得音频信号产生饱和噪声,因此无 法产生很好的重低音效果。并且,现有的重低音增强技术是对整个音频信号进 行FFT及IFFT处理,因此处理速度较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低音增强方法及系统,用以提高音频信号的重 低音增强效果,并且提高处理速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低音增强方法包括:
按照预设的截止频率对音频信号进行低通滤波处理,得到该音频信号中的 时域的低频信号,并将该低频信号转换为频域的低频信号;
将所述频域的低频信号进行频带增益控制后还原为时域的低频信号,得到 信号强度增强后的低频信号;
将信号强度增强后的低频信号与所述音频信号合成,并将合成后的音频信 号进行自动增益控制,对于帧长为N的音频信号中的第i帧音频信号,用做了 帧内平滑的增益gainW(i)去处理输入信号input(i),得到调整了增益后的输出信 号output(i)为:output(i)=input(i)*gainW(i),i=0~N-1;其中,gainW(i)为当前 帧内做了帧内平滑后的样点i的增益,以保证幅度最大的音频信号处于饱和边 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低音增强系统包括:
第一低通滤波单元,用于按照预设的截止频率对音频信号进行低通滤波处 理,得到该音频信号中的时域的低频信号;
频域转换单元,用于将时域的低频信号转换为频域的低频信号;
频带增益控制单元,用于通过将所述频域的低频信号进行频带增益控制, 提高所述频域的低频信号的信号强度;
时域转换单元,用于将信号强度增强后的频域的低频信号转换为时域的低 频信号;
合成单元,用于将经过所述时域转换单元处理后的低频信号与所述音频信 号合成;
自动增益控制单元,用于将所述合成后的音频信号进行自动增益控制,对 于帧长为N的音频信号中的第i帧音频信号,用做了帧内平滑的增益gainW(i) 去处理输入信号input(i),得到调整了增益后的输出信号output(i)为: output(i)=input(i)*gainW(i),i=0~N-1;其中,gainW(i)为当前帧内做了帧内平 滑后的样点i的增益,以保证幅度最大的音频信号处于饱和边界。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按照预设的截止频率对音频信号进行低通滤波处理, 得到该音频信号中的时域的低频信号,并将该低频信号转换为频域的低频信 号;将所述频域的低频信号进行频带增益控制后还原为时域的低频信号,得到 信号强度增强后的低频信号;将信号强度增强后的低频信号与所述音频信号合 成,并将合成后的音频信号进行自动增益控制,使得输出的音频信号在避免产 生饱和噪声的前提下,很大程度地增强了其中的低频信号,从而提高了音频信 号的重低音增强效果。并且,由于只对音频信号中的低频信号进行时域和频域 的转换处理,避免了对其他信号的转换过程,因此还可以大大提高处理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EQ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重低音增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斜坡函数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重低音增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低音增强方法及系统,用以在避免音频信号产 生饱和噪声的前提下,大幅提升音频信号中的低频信号的增益,从而提高音频 信号的重低音增强效果。并且,还可以大大提高处理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98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浓度臭氧产生装置
- 下一篇:启动白平衡调节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