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化锌掺杂的聚偏氟乙烯介电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9445.2 | 申请日: | 200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4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邓元;王广胜;李娜;党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3/44 | 分类号: | H01B3/44;H01G4/14;C08L27/16;C08K3/22;C08J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长琪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锌 掺杂 聚偏氟 乙烯 薄膜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氧化锌掺杂的聚偏氟乙烯介电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是由直径为80nm~200nm,长为1μm~3μm的低维纳米结构的棒状氧化锌和粒径为10μm~20μm的聚偏氟乙烯组成;1g的聚偏氟乙烯中加入0.1g~0.3g的氧化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锌掺杂的聚偏氟乙烯介电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氧化锌掺杂的聚偏氟乙烯介电薄膜材料在100Hz条件下介电常数可达230。
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锌掺杂的聚偏氟乙烯介电薄膜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下列步骤:
步骤一:制透明溶液
将粒径为10μm~20μm的聚偏氟乙烯在室温下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充分溶解后形成透明溶液;
用量:1g的聚偏氟乙烯中加入60ml~8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
步骤二:制悬浮液
在室温条件下,将直径为80nm~200nm,长为1μm~3μm的低维纳米结构的棒状氧化锌加入到步骤一制得的透明溶液中,超声振荡20~30min后形成均匀的悬浮液;
用量:1g的聚偏氟乙烯中加入0.1g~0.3g的氧化锌;
步骤三:干燥制介电薄膜
将步骤二制得的悬浮液倒入表面皿并置于烘箱中,在80℃~100℃条件下干燥6h~8h后得到氧化锌掺杂的聚偏氟乙烯介电薄膜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944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电池的板栅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粒子滤波跟踪方法和跟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