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解调导频的资源映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9389.2 | 申请日: | 2009-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4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段亚军;孙云锋;毕峰;张晨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0 | 代理人: | 蒋雅洁;程立民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调 资源 映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中的解调导频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解调导频的资源映射方法。
背景技术
高阶多天线技术是高级长期演进(LTE-Advanced,Long-Term EvolutionAdvance)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用以提高系统传输速率。为了实现引入高阶多天线技术后的信道质量测量及数据解调,LTE-Advanced系统分别定义了数据解调导频和信道质量测量导频。其中,解调导频需遵循如下原则:
a、解调导频是终端专有的,且仅在调度的资源块(RB,Resource Block)和相应的层上传输;
b、解调导频是长期演进系统第8版本(LTE R8)中天线端口5的导频在多个传输层上的扩展;
c、不同传输层上的解调导频彼此正交;
d、各传输层上的解调导频和数据采用同样的预编码矩阵。
现有技术中以天线端口5的专用导频为基础,对于正常循环前缀(NormalCP,Normal Cyclic Prefix)数据,天线端口5的导频如图1所示,偶数时隙和奇数时隙分别为7个(从l=0到l=6),对应7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符号,子载波有12个(从k=0到k=11)。天线端口5的导频R5位于偶数时隙的第4(l=3)和7(l=6)个OFDM符号,以及奇数导频的第3(l=2)和6(l=5)个OFDM符号。在偶数时隙,天线端口5的导频R5位于第4个OFDM符号的第1、5和9个子载波,以及第7个OFDM符号的第3、7和11个子载波;在奇数时隙,天线端口5的导频R5位于第3个OFDM符号的第1、5和9个子载波,以及第6个OFDM符号的第3、7和11个子载波。
对于扩展循环前缀(Extended CP,Extended Cyclic Prefix)数据,天线端口5的导频如图2所示,偶数时隙和奇数时隙分别为6个(从l=0到l=5),对应6个OFDM符号,子载波有12个(从k=0到k=11)。天线端口5的导频R5位于偶数时隙的第5(l=4)个OFDM符号,以及奇数导频的第2(l=1)和5(l=4)个OFDM符号。在偶数时隙,天线端口5的导频R5位于第5个OFDM符号的第1、4、7和10个子载波;在奇数时隙,天线端口5的导频R5位于第2个OFDM符号的第3、6、9和12个子载波,以及第5个OFDM符号的第1、4、7和10个子载波。
然而,无论是对于正常循环前缀数据的解调导频,还是扩展循环前缀数据的解调导频,现有技术都还无法解决其资源映射的问题,从而给实际应用带来不便;此外,LTE中现有的导频方法,使得系统开销过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调导频的资源映射方法,以实现用于数据解调的导频与物理资源块的映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调导频的资源映射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专用端口导频在时域上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分布,确定各层解调导频在时域上的映射密度,并确定各层解调导频在频域上的映射密度;
根据所述解调导频在时域和频域上的映射密度,将各层解调导频均匀映射在资源块上。
对于正常循环前缀的数据,所述映射为:
在时域,将第一层的解调导频R0和第二层的解调导频R1映射于偶数时隙的第四个OFDM符号和奇数时隙的第三个OFDM符号;将第三层的解调导频R2和第四层的解调导频R3映射于偶数时隙的第三个OFDM符号和奇数时隙的第六个OFDM符号;
在频域,R0与R1之间,以及R2与R3之间,间隔至少一个子载波均匀分布。
在频域间隔为一个子载波时,所述映射为:
在偶数时隙,R0位于第四个OFDM符号的第一、第五和第九个子载波,R1位于第四个OFDM符号的第三、第七和第十一个子载波,R2位于第七个OFDM符号的第一、第五和第九个子载波,R3位于第七个OFDM符号的第三、第七和第十一个子载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93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