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土壤中速效磷含量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7709.0 | 申请日: | 2009-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6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孙焱鑫;陈延华;张成军;肖强;刘宝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任凤华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曙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土壤 速效 含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速效磷含量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野外应用的快速测定土壤中速效磷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速效磷是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磷,是土壤中磷素养分供应水平高低的指标,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反映了土壤的实际供磷能力,对施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农业生产中,一般采用土壤速效磷的指标来指导施用磷肥。
目前,速效磷的测定方法以化学测定方法为主,其中,用0.5mol·L-1 NaHCO3溶液做浸提剂提取待测样品中的速效磷,是使用较广泛的速效磷的测定方法。0.5mol·L-1 NaHCO3法(即Olsen法)已经成为实验室测定速效磷的常规方法之一。该方法的精确度高,但是操作步骤较为复杂,同时还需较为专业的仪器,如恒温振荡器和分光光度计等,而且对振荡时间、转速和温度都有要求。因此,该方法只适合于实验室内使用,且需专业人员操作,无法用于野外测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定土壤中速效磷含量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测定土壤中速效磷含量的方法的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磷酸盐与钼酸铵生成磷钼黄,再用氯化亚锡将磷钼黄还原成磷钼蓝,通过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色或进行吸光度值测定,得出待测样品中速效磷的含量。
本发明所提供的测定土壤中速效磷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测土壤样品进行浸提,得到浸提液;
2)将上述步骤1)的浸提液过滤,在滤液中依次加入试剂A和试剂B,得到反应液,将反应液进行色度值或吸光度值比较,得出待测土壤样品中速效磷的含量;
所述试剂A是钼酸铵的酸溶液;
所述试剂B是氯化亚锡的酸溶液和甘油组成的混合液。
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试剂A是将10-16g钼酸铵与300-600ml比重为1.19g/ml的盐酸混合,将混合液用水定容至1L所得的溶液。
所述试剂B是1.0-3.0g氯化亚锡与10ml比重为1.19g/ml的盐酸混合,再在混合液中加入90ml甘油混合得到的。
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1)中,将待测土壤样品用浸提剂进行浸提;
所述浸提剂是pH值为8.0-8.5的0.5mol·L-1的NaHCO3溶液;
所述待测土壤样品和所述浸提剂的配比为1g待测土壤样品:(10-110)ml浸提剂。
所述滤液、试剂A和试剂B的体积比为(2-10)∶(1-4)∶(0.05-0.2)。
上述方法中,可将反应液进行色度值比较或进行吸光度值比较,得出待测土壤样品中速效磷的含量。具体应用时,可以通过制备标准比色卡进行色度值比较,所述标准比色卡的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1)将已知含有不同量速效磷的物质作为待测样品,分别用浸提剂浸提,得到不同浓度的速效磷浸提液;
所述浸提剂是pH值为8.5的0.5mol·L-1的NaHCO3溶液;
2)分别在上述步骤1)的不同浓度的速效磷浸提液中依次加入试剂A和试剂B,得到反应液,对反应液拍照,得到标准比色卡;
所述试剂A是将10-16g钼酸铵与300-600ml比重为1.19g/ml的盐酸混合,将混合液用水定容至1L所得的溶液;
所述试剂B是1.0-3.0g氯化亚锡与10ml比重为1.19g/ml的盐酸混合,再在混合液中加入90ml甘油混合得到的。
具体的,可以配制浓度为0-2.0mg·kg-1,浓度梯度为0.2mg·kgw的KH2PO4溶液作为待测样品,制作标准比色卡。
本发明方法可用于土壤中速效磷含量的测定。
目前,速效磷含量的测定中,有的是选用硫酸钼酸铵体系,本发明方法选用了盐酸钼酸铵体系。盐酸钼酸铵体系和硫酸钼酸铵体系中,速效磷的测定范围分别为(0.05-2)mg·kg-1和(0.02-1.0)mg·kg-1,可见盐酸钼酸铵体系的适用范围更广。本发明方法通过对试剂中盐酸含量的调整,可以保证在滤液中加入试剂A后得到的反应液的pH值与制作标准比色卡时在浸提液中加入试剂A后得到的反应液的pH值相一致,且可除掉多余的NaHCO3,以排除NaHCO3的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未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77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