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枯叶蛱蝶在北方地区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77500.4 | 申请日: | 2009-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3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赵春生;李德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七彩蝶创意文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枯叶 蛱蝶 北方地区 规模化 人工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为蝴蝶的人工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枯叶蛱蝶在北方地区 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枯叶蛱蝶Kallima inachus Boisduval是鳞翅目Lepidoptera锤角亚目 Rhopalocera蛱蝶科Nymphalidae枯叶蝶属Kallima的一个种。
枯叶蛱蝶属于大型蛱蝶,因为模拟枯叶而闻名于世,在我国的西南部和中 部有分布,比其它蝶种数量少,分布区域狭小。中国的四川峨眉山及云南西双 版纳出产较多,但四川产不如云南产的色彩艳丽,是蝴蝶收藏的高档蝶种。近 几年来,我国的蝴蝶产业发展很快,从事蝴蝶产业的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 来,蝴蝶从仅限于科普宣传、观赏或教学,以及少数地区将蝴蝶标本制成工艺品出 售向极具经济价值方向发展,所以蝴蝶的用量在急剧增加,而蝴蝶来源于捕捉野 生的或者是人工养殖两个方面。但由于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人类的滥捕使得枯 叶蝶面临灭绝。在野生蝴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人工养殖蝴蝶是 发展蝴蝶产业的必不可少的途径。中国南北方地理位置、气候、生态环境差别 甚大。枯叶蛱蝶要在北方规模化人工养殖,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素下,北 方地区柑桔凤蝶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其目的就是运用该种 方法,进行工厂式规范化生产,在满足对野生蝴蝶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对的 破坏,又能满足市场对活体蝴蝶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解决发热技术方案是一种北方地区枯叶蛱蝶的规 模化人工养殖方法,具备有以下特征:
1、适宜的地理位置: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2、选择适宜的生态环境,建枯叶蛱蝶养殖园。
3、北方地区养殖枯叶蛱蝶的爵床科植物,寄主植物为马蓝。
4、北方地区养殖枯叶蛱蝶的首选蜜源植物是马樱丹和马力筋。
5、枯叶蛱蝶养殖已网园的形式养殖,面积以50-200平方米为宜,网园高4 米,。网园内栽种寄主植物的马蓝面积应占网园面积的二分之一以上;栽种蜜 源植物的面积应占网园面积的三分之一。
6、对用房、土壤、物品、器具进行有效的消毒。
7.马蓝生长适应性极广,喜温暖潮湿、阳光充足的气候环境。适宜在水资 源丰富、土壤深厚、土质肥沃的地方生长,北方地区网园内可盆栽后搬入网园, 需越冬的寄主类植物和蜜源类植物,应备有温室,室温需根据越冬植物的生长 习性设置。
8、由于枯叶蛱蝶对乙醇有强烈的趋向性,所以用10%-20%的蜂糖水溶液+5% 乙醇混合水吸引成虫取食。
9、在低温季节设置配种产卵温室,室内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55-90%。
10、每批次采集同一天产的卵,统一进行消毒。
11、幼虫饲养室、羽化室有防天敌措施,设置纱门、纱窗,隔离水槽,通 风良好,温度为20-28℃,相对湿度为60-90%。
12、当孵化出幼虫后,将幼虫放养到盆栽寄主植物上放养,3龄前自由采食。 当同一批次幼虫进入3龄后,幼虫转入室内笼内饲育,化蛹历期为20天,健蛹 率可达95%以上,饲养虫口密度在600-800条平方米。
13、自然羽化一般安排在六月中旬至十月中旬,以自然常温即可。如果需 要调节蛹的供应和蝴蝶观赏园中活蝶放飞时间可将枯叶蛱蝶的蛹低温贮藏,温 度控制在12℃左右,贮藏10天以内,羽化率在85%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1、适宜的地理位置:中国的北方地区,指中国的东北、西北、华北及长江 以北的地区可实施本方法。
2、选择自然气温-15~35℃,相对湿度55~75%,海拔700m以下,日照 时间年平均达1650小时以上的向阳处,土壤肥沃疏松,具有良好的生物多样性, 适宜种植寄主植物的生态环境建枯叶蛱蝶养殖园。
3、北方地区栽种养殖枯叶蛱蝶的寄主植物为:马蓝Strobilanthes cusia (Nees)Ktze。
4、北方地区栽种养殖枯叶蛱蝶的蜜源植物首选为:马樱丹Lantana camara Linn;其次为:马力筋JasAsclepias curassavic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七彩蝶创意文化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七彩蝶创意文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75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美容养颜保健茶
 - 下一篇:东北林蛙性别控制及繁育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