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桑黄的人工栽培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77398.8 申请日: 2009-02-19
公开(公告)号: CN101485262A 公开(公告)日: 2009-07-22
发明(设计)人: 杜萍;戴玉成;崔宝凯;张春凤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林业大学;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主分类号: A01G1/04 分类号: A01G1/04;C05G3/00
代理公司: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叶 凡
地址: 100083***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人工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药用真菌的栽培方法,尤其涉及桑黄(Phellinusbaumii Pilát)的人工栽培方法,属于药用真菌的人工栽培领域。

背景技术

桑黄(Phellinus baumii Pilát)又称桑臣、桑耳、桑黄菇等。分类学上属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层菌纲(Hymenomycetes)、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锈革孔菌科(Hymenochaetaceae)、木层孔菌属(Phellinus),是大型珍稀药用真菌。

桑黄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生物抗癌领域中有效率排在第一位的药用菌。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桑黄的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作了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桑黄具有抗癌、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Shihata S,Nishikawa Y.Mai CF et al.Anti-tumor studies on some extracts ofBasidiomycetes[J].Gann,1968,59:159~161;Kong D H,Hong N D,Han S B,1996,Stimulation of humeral and cell mediated immunity bypolysaccharide from mushroom Phellinus linteus.Intern JImmunopharmacol,18:295);保肝和抗肝硬化作用、抗脂质过氧化作用(Shon YH,Nam KS.Antimutagenicity and induction ofanticarcinogenie phase II enzymes by basidiomycetes[J].Journal ofEthnopharmacology,2001,77(1):103~109);抗诱变作用、降血糖作用、抗肺炎作用、抑菌和消炎作用(Jang BS,Kim JC et al.Extracts ofPhellinus gilvus and Phellinus baumii inhibit pulmonary inflammationinduced by lipopolysaccharide in rats[J].Biotechnology Letters 2004,(26):31~33)等;桑黄的药用成分主要是多糖,多糖除葡萄糖外,还有半乳糖、甘露糖、阿拉伯糖和墨角藻糖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外权威医药机构研究发现,我国珍稀药用菌桑黄对肿瘤(癌症)具有几乎100%的抑制率,因此有“抗癌之王”的美誉。同时,国外的医疗机构在对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也有应用,即使长期大剂量服用,桑黄对人或实验动物也无任何毒副作用,因此桑黄不仅具有治疗作用,而且还可作为保健食品的重要原料。

野生的桑黄生境非常特殊、复杂,导致其数量非常稀少,加上人工栽培难度大,这极大的限制了桑黄在临床上的应用。近年来国内外对野生桑黄子实体的成分、药理等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对人工栽培方面的研究较为少见。目前韩国学者采用室外荫棚木段埋畦栽培桑黄取得成功。日本也开展了桑黄栽培产业,并具有相当规模,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国内对桑黄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地方现在也有少量摸索性的试验,刘利等采用新鲜杨树木段栽培,通过两年的时间收获了少量的桑黄(刘利,刘冰,刘明才等.长白山野生桑黄菌人工栽培初探.食用菌,2005,(3):32)。2001~2004年辽宁省铁岭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与中科院联合,首先对桑黄的子实体培养技术进行了试验,探索出一套适于瓶栽的生产技术,其瓶栽基质之一为:新鲜桦木锯木屑3600g,玉米面810g,白糖45g,石膏45g;瓶栽基质之二为:暴马子丁香木屑4000g(干木屑重),高梁米糠500g,石膏50g,KH2PO412g,蔗糖(或葡萄糖)40g,硫酸铵40g;但由于栽培技术还不够成熟,造成产量低,形成的子实体质量差(不成形),人工栽培的桑黄子实体商品国内尚无采收先例。

由于桑黄的抗癌机理渐渐被人们所认识,加上深层培养的成功报道,市场上对桑黄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受利益的驱使人们无节制的开采野生桑黄,致使野生资源濒临灭绝、无法恢复,而人工生产技术又不成熟。因此,研究和发展桑黄的人工栽培新方法,这对于满足市场的需求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未经北京林业大学;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73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