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根土钻一体式采样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7339.0 | 申请日: | 2009-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2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毕华兴;王清民;朱金兆;朱清科;张建军;魏天兴;云雷;马雯靖;周晖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9/02 | 分类号: | E21B49/02;E21B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镇勇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根土钻一 体式 采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野外采样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根土钻一体式采样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野外采样设备中,土钻和根钻均为分离式的。土钻按照动力可分为人工动力 土钻、汽油动力土钻、电动钻(需配发电机)等三种。根钻由于要切断植物根系,所以大 多采用动力根钻(汽油动力或电动等)。
由于在科学研究和生态系统定位监测过程中,往往是涉及水、土、气、生四个方面, 经常会涉及到既有土壤取样又有根系采样,如土壤水分、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以及植物根 系(地下生物量及其分布)的取样和测定。根据生态站的监测要求,这些因子的监测往往 在同一标准地进行。
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在取土样和根样时,要分别用土钻和根钻,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取土样,又能取根样的根土钻一体式采样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根土钻一体式采样器,包括钻杆,所述钻杆的前端设有插销式接头,所述插 销式接头连接有根钻钻头或土钻钻头。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根土钻一体式采样器,由于钻 杆的前端设有插销式接头,插销式接头既可连接根钻钻头,又可以连接土钻钻头,因此既 能用于取土样,又能用于取根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根土钻一体式采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中根钻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根土钻一体式采样器,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包括钻杆1,钻杆 的前端设有插销式接头,插销式接头连接有根钻钻头2或土钻钻头,可以根据取样的要求不 同更换不同的钻头。
如图2所示,插销式接头包括筒状头、柱状头,柱状头恰能插入筒状头中,筒状头与 柱状头之间设有对应的销孔5,筒状头的壁上设有螺纹孔6。当柱状头插入到筒状头中后, 在销孔5中插入定位销,之后,在螺纹孔6中拧入紧固螺栓4。既可以方便拆装,又能使连接 可靠。
如图3所示,根钻钻头2为筒状,前端设有锯齿7。根钻钻头2的侧壁设有取土口8,取 土口设有可拆装口盖9。具体可以在可拆装口盖9的下端设有卡爪10,将卡爪10卡入取土口 下缘内后,再将可拆装口盖9的上部与取土口8的上缘连接,可拆装口盖9的上部与取土口8 的上缘之间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或其它的连接方式,如卡接等。
再参见图1,本发明还包括延长杆3,延长杆3的下端与钻杆2的上端或另一节延长杆3 的上端能通过上述插销式接头连接,可以设置多节加长杆3。
钻杆1及延长杆3上可以设有不同颜色的刻度条,用于明显指示钻入的深度。
本发明的根土钻一体式采样器,集根钻、土钻为一体,钻头接口将传统的螺纹接口改 为插销接口,且为通用接口,可根据需要任意调换,而且拆装方便,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连 节件之间难以拆卸的弊端(完全使用螺纹接口,在钻头下移过程中越转越紧,拆卸不 便)。钻杆可以用不同眼色的醒目标志为刻度,以方便控制土钻下探深度。
具体实施方式:
采样器主要由3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汽油动力装置及其框架。汽油动力装置为普通的汽油动力机,市场上有成 熟的产品。汽油机动力通过摩擦式离合器传递到减速箱,把高转速、小扭矩的能量转换成 低速大扭矩,带动螺旋钻杆旋转,通过操作人员对油门控制,实现钻孔。汽油机在怠速工 况,离合器和减速箱处于分离状态,也就是说,汽油机启动后,如果油门处于最小位置, 钻杆是不转的。对准要钻孔的位置后,慢慢开始加大油门,随着汽油机转速的升高,离合 器开始啮合,钻杆开始转动,此时操作人员应适当向下加力,钻头开始在土中向下钻进;
第二部分为钻杆的连接杆和延长杆。钻杆直径为3cm,材料为不绣钢。每节延长杆 50cm,并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刻度,以容易控制钻取深度。钻杆两头为标准接头,可根据需 要随意延长,以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钻杆的连接采用了插销式,以避免过去螺纹式难以 拆卸的弊端;
第三部分为钻头,钻头包括根钻和土钻两部分(钻头根据采样需要可选可换,钻头与 钻杆的连接采用插销式连接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73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再生接收机及其节能方法
- 下一篇:热缩固定软体弹性一体式眼镜铰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