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重茬危害的栽培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77303.2 | 申请日: | 2009-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3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 发明(设计)人: | 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敬红 |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茬 危害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重茬危害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重茬危害:又称忌地现象、连作障碍,指同一种树或农作物重复连续在同一地块种植,由于植物根部分泌的生物碱等物质使土壤板结,植物根部组织所带的病菌对土壤的污染,使下一茬植物出现生长发育不良、病害严重、果实品质低甚至不结果等现象。在果树上主要表现在更新品种时,如利用老果园重新建园,栽植成活率很低,成活的果树也生长不良,多表现为植株矮小,生长衰弱,发枝少,新稍短;叶片小而失绿,落叶早;根系发育不正常,结果少,产量低,果实品质差,抗性降低;病害严重,树势早衰,经济效益极低。桃树重茬病是北方落叶果树中危害最严重的一个病害。若在刨过的老桃园中再次栽植桃树,往往白费力气。新植的桃树,当年基本不生新根,苗木上抽生的新枝,一般都极短、多数当年即枯。
对于重茬危害的防治,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化学防治、田间综合管理防治、生物防治、抗性品种培育、合理轮作间作等措施。化学防治指通过应用化学药剂对土壤处理,来达到防治重茬危害,化学防治带来的农药残留问题、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能力的破坏等缺点使其不能大面积推广,不是防治重茬危害的长久之计;田间综合管理防治主要指通过一些农事操作来进行防治重茬对植物本身的危害,但是劳动量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中会残留不同年份的腐烂根,仍然会导致重茬危害类似的灾害影响。生物防治指通过除人以外的一种或多种生物来降低病原菌数量或减弱病原的致病活力,从而减少病原菌的危害,近年来,也暴露出了一些单一拮抗微生物防效持续时间短、田间防治效果不理想等方面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抗性品种培育是指通过选育具有抗重茬的优良品种和砧木来减少重茬对植物生产的危害,一是选择砧木抗性强的果树苗木,二是更换树(品)种。然而由于大多数果树为多年生木本果树,生长周期长,遗传背景复杂,品种选育困难,实施起来也比较困难。其中的轮作、间作方法比较科学合理,效果也比较理想,但是对于果树栽培而言,由于果树对地域气候要求严格,其最适栽培地区非常有限,而且果树不像农作物,更换地块的轮作方式操作起来成本极高,得不偿失,实行传统的轮作间作会严重削弱果品供应能力,造成大幅度价格上涨。
综上所述,现有的这些防重茬方法各自存在一定的限制和缺陷,都没有能高效安全地解决重茬危害,而目前我国果树栽培面临的重茬危害带来的果品品质和产量下降,过度依赖农药等现状急需解决,否则将导致土壤恶化、环境污染、果品价格上涨等一系列恶性循环,问题会越来越难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目前农作物、特别是园艺作物存在防治重茬危害难的现状,提供一种防重茬危害的栽培方法,可操作性强,防重茬效果突出,适合我国耕地资源现状。
一种防重茬危害的栽培方法,包括挖种植穴、栽入植物两个步骤,所述栽入植物之前在种植穴的侧壁和底部铺入能将植物根隔离于种植穴内的隔离材料。
所述隔离材料为石砂、砖头、瓦片、水泥板、微孔化纤板和无纺布。
所述种植穴底部铺入的隔离材料为石砂、砖头、瓦片、水泥板、微孔化纤板和/或无纺布。
所述种植穴侧壁铺入的隔离材料为水泥板、微孔化纤板和/或无纺布。
所述无纺布指从植物种植到换茬年限内不会降解的无纺布。
所述无纺布为日本TORAY公司生产的G2200BK无纺布。
所述种植穴可以是一个坑或者一条种植沟。
所述种植沟内栽入植物后覆盖地膜。
所述栽入的植物指农作物、园艺作物的种子、繁殖根茎、幼苗或成熟的移栽植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73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