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枝霉素C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7302.8 | 申请日: | 2009-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5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车永胜;刘杏忠;叶昕;郭慧娟;陈亚丽;刘述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P17/18;C07D519/00;C07D513/22;A61K31/548;A61P35/0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旭 |
地址: | 10010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霉素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化合物胶枝霉素C (Gliocladicillin C)的制备方法,以及化合物胶枝霉素C在制备抗肿瘤活性 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发酵制备胶枝霉素C的粘帚霉属 (Gliocladium sp.)菌株6.102 CGMCC No.2673。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第18届国际抗癌联 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今后20年,新发肿瘤患 者人数将由目前每年1000万增加到1500万,每年因恶性肿瘤而死亡的人 数也将由600万增至1000万。据国家卫生部统计,20世纪90年代我国肿 瘤发病率已上升为127/10万。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增肿瘤患者160万~170 万,总数估计在450万左右。在恶性肿瘤的三大疗法中,药物治疗占有重 要的地位。在合成的化学类抗肿瘤药物中绝大多数都是以天然抗肿瘤活性 成分为先导化合物的。[参见,《中国肿瘤》2007,16,705-708]
据报道,1984~1995年,天然产物占上市抗肿瘤药的60%以上;1983 年以前在美国上市以及1983~1994年全世界批准广泛使用的92种抗肿瘤 药中,约62种来源于天然产物;1995~1999年,3个天然产物的衍生物作 为新抗肿瘤药上市,由此可见,天然产物是结构新颖和作用独特的抗肿瘤 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参见,《中国抗生素杂志》2004,29,636-640]
本发明涉及的胶枝霉素C(Gliocladicillin C)结构式如下式(I)所示:
该化合物是本发明人首次发现并且命名的新结构化合物,同时是首次 报道其抗肿瘤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制备胶枝霉素C的方法,以 及提供胶枝霉素C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人在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活性化合物的高通量筛选基础上,发 现了生产菌株粘帚霉属菌株6.102(CGMCC No.2673,于2008年9月26 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中国 北京朝阳区大屯路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100101))的固体发酵提取物具有 抗肿瘤活性;通过活性跟踪指导下的进一步分离纯化,制备并鉴定了该活 性化合物胶枝霉素C。通过对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评价,发现其具有显 著的抗肿瘤活性。
具体而言,本发明内容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粘帚霉属菌株6.102发酵制备式(I)所示的胶枝霉 素C的方法,
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a)将粘帚霉属菌株6.102进行固体发酵;
b)在步骤a)的固体发酵以后,向培养产物中加入有机溶剂提取,得到 提取液,将所述提取液减压蒸馏,得到粗提物;
c)将所述粗提物进行减压硅胶柱层析和凝胶色谱分离而得到活性组 分溶液,将所述活性组分溶液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式(I)的化合物。
其中胶枝霉素C的生产菌株是粘帚霉属菌株6.102,该菌株分离自采 集于西藏林芝地区的冬虫夏草样品,并于2008年9月26日保藏于中国微 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中国北京朝阳区大屯 路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100101),保藏编号为2673。粘帚霉属菌株6.102 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肉座菌目(Hypocreales),肉座菌科 (Hypoceraceae),粘帚霉属(Gliocladium sp.)。
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方法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步骤b)中所用 的有机溶剂包括多种不溶于水的在室温下是液态的有机溶剂,诸如氯仿、 乙酸乙酯、苯、甲苯、二甲苯等,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是乙酸乙酯。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胶枝霉素C具有良好的在体外抑制肿瘤 细胞生长的活性。所述肿瘤细胞包括子宫颈癌HeLa细胞和肝癌HepG2细 胞,另外,对肺癌A549细胞也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式(I)所示的化合物胶枝霉素C在制备抗肿瘤活性的药 物中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73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晾伞架
- 下一篇:一种夹花透明装饰杯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