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约无线节点能耗的发射功率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7106.0 | 申请日: | 200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6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冯浩然;袁睿翕;王恒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H04W5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廖元秋 |
地址: | 1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约 无线 节点 能耗 发射 功率 调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使用低功耗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个域网(WPAN)技术进行通讯、传感、控制的应用场景的节约无线节点能耗的发射功率调节方法,适用于IEEE 802.11,Zigbee等无线协议框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线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基于无线网络的通讯、传感、控制系统具有自组织成网、移动性强、布置灵活等特点,在工业、农业、交通、军事、安全、医疗等各个方面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保证系统的灵活性,无线节点大都采用电池供电的方式,随着节点微型化的发展,节点所能携带的电池电量较为有限,系统长时间工作的需求与节点能量有限的矛盾非常突出,如何节能成为无线网络应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基本的无线节点包含控制器和无线收发器两部分,无线收发器的能耗要远高于控制器本身,因此节能主要体现在无线通讯的设计之中。
当前的节能技术包含三个方面:1)芯片层,通过提高芯片集成度等技术实现低功耗;2)媒体接入控制(MAC)层,采用802.11中的节能模式(PSM),通过节点间的协作在无任务时进入休眠以节约功耗;3)在MAC层,调低节点的发射功率;第一个方面的技术进步可以让所有应用受益,第二个方面的使用效果与具体应用相关,第三个方面现有的方法是根据无线信道衰减模型计算发射功率,该方法适用于理想环境,主要体现在理论分析层面,并未获得实际应用。本发明属于第三个方面。
对典型无线通讯芯片如TI的CC1000,CC2420等的功耗测试表明,芯片发射功率的变化对节点能耗影响较大,最大发射功率与最小发射功率下的节点能耗差别有5倍之多。在满足通讯要求的前提下,采用较小的发射功率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并且调节发射功率的方法与第一和第二个方面节能技术并不冲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更进一步降低节点功耗,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节约无线节点能耗的发射功率调节方法,可以保证无线节点以满足应用要求的最小能耗工作,有效延长无线节点的存活时间。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节约无线节点能耗的发射功率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先设置收包率q的下限为qt,qt是取值0-1之间的小数,获取发送节点发射功率的调节范围,设节点发射功率最小值为Pmin和最大值为Pmax,设置收包阈值系数为r,r是取值0-1之间的小数;
2)将发射功率P设为最大值Pmax;
3)发送节点发出N个数据包到接收节点,N为正整数;发送节点根据确认帧的数量计算收包率q;
4)当收包率q高于预设下限qt时,若此时发射功率P为最小值Pmin,则调节过程结束;若发射功率P不为最小值,则发送节点调低发射功率P,回到第3)步;
5)若收包率q低于预设下限qt,且当前发射功率P不为最大值,则发送节点调高发射功率P,调节过程结束;
6)若收包率q低于预设下限qt,且当前发射功率P为最大值Pmax,则发送节点暂存当前发射功率下的收包率为qmax;
7)发送节点调低发射功率P,并发出N个数据包到接收节点;发送节点根据确认帧的数量计算收包率q;
8)若收包率q不低于r*qmax,则回到7);若收包率q低于r*qmax,则调高发射功率P,调节过程结束。
本发明的特点及效果:
1、根据收包率调整发射功率
无线节点的性能与工艺、布线、天线等密切相关,不一定与芯片手册一致,根据接收阈值计算发射功率的方法并不实用。实际应用中,收包率更为重要,本发明中,接收节点收到数据包以后,将确认帧(接收节点回应给发送节点的数据包,用于告知发送节点当前数据包已经收到)发给发送节点,发送节点计算收包率,把收包率作为调整发射功率的依据,可以保证节点以满足应用要求的最小能耗工作,有效延长节点的存活时间。
2、使用反馈机制调整发射功率
收包率根据接收节点的实际收包情况计算得出,发送节点根据收包率逐步调整发射功率,可以以简单、有效的方式快速、准确地达到满足要求的最小发射功率。
本发明中,发送节点具备调节发射功率的能力,并且发射功率与能耗具有相关性,如WLAN、Zigbee等芯片等都具有此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71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