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力抽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7065.5 | 申请日: | 2009-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2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力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比森(北京)石油天然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7/12 | 分类号: | F04B4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国良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抽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力驱动采油设备,具体是一种适用于井壁弯曲 变形油井、大斜度井、水平井的抽油泵,属无杆采油设备。
背景技术
常规有杆采油设备,虽然效率很低,但以可靠性强,使用寿命长 等特点,始终在世界石油领域的开采中占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钻井、 采油技术的发展,油田生产出现了新的情况,定向井和水平井增多。 另外,由于油田早期开发过程中的钻井误差和后期开采过程中的地层 蠕动,部分油井井壁弯曲变形严重,杆管偏磨,断杆频繁。
对以上情况,现有采油设备都有局限性,问题越来越突出。传统 有杆采油设备也会出现问题,抽油杆因偏磨造成断脱和油管因偏磨产 生漏失等使检泵周期缩短;现有无杆采油设备,如电潜泵、水力活塞 泵、喷射泵等均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致使这几种泵的使用都有很 大的局限性。目前世界范围内,无一种下放深度范围大、使用面宽、 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使用成本低的采油设备在水平井、定向井、 断杆频繁井的开采中发挥主导作用。
本发明就是作为目前各种采油设备的一种补充,解决水平井、定 向井、断杆频繁井采油生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抽油泵,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 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力抽油泵,设在套 管内,包括依次连接的油管、小泵筒、大泵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行泵筒、小柱塞、大柱塞,所述上行泵筒、小柱塞、大柱塞依 次固接在一起,并且内腔相通,
所述上行泵筒设在所述油管内,侧壁设有第一油口,内腔设有固 定柱塞,所述上行泵筒通过动力液在所述固定柱塞外做上下往复运 动;
所述小柱塞在所述小泵筒内做上下往复运动,内腔设有上出油 阀,所述小柱塞与大柱塞的连接处设有第二油口;
所述大柱塞在所述大泵筒内做上下往复运动,底部设有下出油 阀,
所述上行泵筒下移时,地层里的油通过下出油阀进入上出油阀与 下出油阀之间的第二空腔;
所述上行泵筒上移时,所述第二空腔内的油通过上出油阀进入上 行泵筒的内腔,进而通过所述第一油口进入油管,从而实现采油。
其中,所述小柱塞的直径小于所述大柱塞,所述小泵筒、小柱塞、 大泵筒及大柱塞形成第一空腔。
所述上行泵筒下移时,下出油阀开启,地层里的油通过下出油阀 进入第二空腔,同时第一空腔体积增大,第二空腔里的油进入第一空 腔;
所述上行泵筒上移时,第一空腔被挤压,第一空腔里的油通过所 述第二油口进入第二空腔,同时第二空腔里的油通过上出油阀进入所 述上行泵筒的内腔。
其中,固定柱塞通过柱塞杆固定在油管上,并与动力系统相连, 所述柱塞杆上设有开口,设有所述开口的固定柱塞的内腔为上腔,则
动力系统的动力液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固定柱塞的上腔时,所 述上行泵筒上移;
所述上腔内的动力液回流至所述动力系统时,所述上行泵筒下 移。
其中,所述动力系统为液压系统或油田注水站。
其中,所述液压系统设有换向阀,用于控制所述动力液的流向。
其中,所述第一油口靠近所述上行泵筒与小柱塞的连接处。
本发明不是通过抽油杆的上下往复运动来实现采油,而是通过合 理的液力传动来实现采油,因此解决了现有有杆采油设备中存在的抽 油杆和油管偏磨的问题,减少了抽油杆磨断、油管磨穿等生产事故的 发生,并且具有下方深度范围大、使用面宽、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 使用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抽油泵结构原理图;
图2是表示一个动力源带动两个抽油泵的结构图。
图中:1、动力液通道;2、产液通道;3、油管;4、套管;5、 上行泵筒;6、固定柱塞;7、小柱塞;8、上出油阀;9、小泵筒;10、 大柱塞;11、下出油阀;12、大泵筒;13、换向阀;14、蓄能器;15、 液压泵;16、存储罐;a、第一油口;b、第二油口;c、开口;d、上 腔;A、第一空腔;B、第二空腔;100、液压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比森(北京)石油天然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莫比森(北京)石油天然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70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投影仪装置
- 下一篇:变形的波带板和非线性啁啾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