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沙地草地恢复植被发展生产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6656.0 | 申请日: | 2009-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3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蒋高明;李永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K67/02;A23K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任凤华 |
地址: | 100093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沙地 草地 恢复 植被 发展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沙地草地恢复植被、发展生产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沙地草地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由于连续多年的超载过牧,已造成 不同程度的退化,诱发了沙尘暴、虫鼠害等生态问题,直接影响其生态服务功能发 挥,给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危害,并影响到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质量。
放牧牛羊一直被当作草地的主要生产功能,草地生态退化的主要原因在于超载 放牧,只要减轻放牧压力,多数退化草场可以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得到恢复。然而采 取围封禁牧、生态移民、退牧还草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虽能恢复沙地生态功能,但 在没有替代产业的前提下提倡牧区减畜或禁牧是行不通的,必须为当地的居民找到 生产和生活的出路。
草原上发展大中型反刍食草动物(牛羊)经济效益低,草原畜牧业必须另辟蹊 径,走创新发展道路。以往进行的草原生态治理工程,基本都是从草地的生产者入 手,没有涉及到草地生态系统主要消费者牛羊的替代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沙地草地恢复植被、发展生产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沙地草地恢复植被、发展生产的方法,是在沙地草地上放养家 禽代替放牧牛羊,恢复沙地草地植被。
其中,所述家禽的放养密度小于等于2只/亩。所述沙地草地划分为单元,每 个单元划分成区,所述家禽在每个区内轮换放养。具体可按如下进行,所述沙地草 地划分为单元,每个单元占地面积为6000亩,每个单元划分成10个区,每个区占 地面积为600亩,所述家禽在每个区内放养,每10天换另一个区放养,共放养100 天。
所述家禽可为鸡。所述鸡具体可为柴鸡。所述放养开始时,所述柴鸡的体重为 200-250克。所述放养时,所述柴鸡按如下方法饲养:每天只在傍晚喂粮食,每只 鸡日均喂粮食小于等于30克。
所述体重为200-250克的柴鸡按照如下方法获得:
柴鸡孵化鸡苗在保温育雏棚中饲喂,育雏棚的温度在第1周为35-33℃、第2 周为33-31℃、第3周为31-28℃、第4周为28-24℃,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 育雏棚使用0.2%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雏鸡的饲料为:玉米63%(质量百分含量), 麦麸6.5%(质量百分含量),豆饼25.5%(质量百分含量),5%(质量百分含量) 复合预混料;3~7日龄雏鸡饲料中添加0.04%(质量百分含量)痢特灵,8~12日 龄雏鸡饲料中添加2000单位的青霉素;7~15日龄雏鸡饲料中添加0.05%(质量百 分含量)土霉素;7~15日龄雏鸡用II系新城疫疫苗滴鼻和饮水免疫法接种法氏囊 疫苗。
沙地草地恢复植被的方法依据3/4生物代谢法则,个体小的动物的能量转化效 率高于个体大的动物,将草地生态系统的关键消费动物由原来的食草性的牛羊替代 为杂食性的禽类,充分考虑我国北方草地雨热同期的特点,鸡的放养期为4个月, 优化草地资源利用的时空格局,大幅度提高牧民收入。草原散养鸡仅在夏季(5-9 月份)养殖一茬,周期长,同时远离环境污染,疫病便于控制;放养的家禽以天然 食物为主兼有少量喂养粗饲,家禽的个体健康,也利于防病。
本发明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恢复退化沙地草地的“以禽代畜”的方法, 通过建立适宜的人工食物链,优化畜牧业结构,将天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与市场的 产业链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增加牧民经济收入,实现生态保护与经 济发展的双重目标。
本发明的沙地草地恢复植被、发展生产的方法考虑了内蒙古沙地草地的气候特 征、空间特征、地形地貌和植被特征,容易操作,节粮省本,生长周期长,疾病少, 肉质好,经济效益高;可提高牧草产量,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同时增加牧民收入, 是广大牧民增收的好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沙地草地恢复植被、发展生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实行全年禁牧;
2)放养家禽替代放牧牛羊:由杂食性的禽类替代食草性的牛羊,去除牲畜的 过度啃食和践踏,通过灯光诱虫和通过禽类自由捕食昆虫减少草原虫害并节省饲 料;通过家禽放养留下粪便等排泄物补偿因牧草收获而带走的养分,实现沙地草地 土壤养分的动态平衡,维持天然草地的生产力。
3)牧草集中利用:
根据气候条件和物候期,结合植物养分的运转和分配规律,收获牧草,就地晾 晒后打捆储存并集中供给于牛羊养殖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66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去除绿茶苦涩味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检测抗HCV药物细胞毒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