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电控宽波反射特性的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76624.0 申请日: 2009-01-12
公开(公告)号: CN101477221A 公开(公告)日: 2009-07-08
发明(设计)人: 杨槐;梁晓凯;潘国辉;刘芳;马国靖;曹晖;杨洲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G02B5/30 分类号: G02B5/30;G02F1/133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83***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具有 电控宽波 反射 特性 薄膜 材料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功能高分子液晶显示领域,涉及液晶材料,纳米材料,特别涉及到手性纳米粒子在液晶中可以由电场控制移动以及胆甾相液晶对入射光具有选择性反射,用于制备新型的可电控宽波反射的液晶显示器件。

背景技术

液晶是由棒状分子、盘形分子等不具有球对称性的分子组成的部分有序的物质。它既不同于分子排列完全混乱的各向同性液体,也有别于分子排列完全有序的晶体。这种介于晶体与液体之间的分子排列以及分子本身的特殊形状与性质,导致液晶呈现出介于液体与晶体,甚至远为复杂的特性。一方面,液晶具有流体的流动特性;另一方面,液晶又呈现出晶体固有的空间各向异性。从成分和出现液晶相的物理条件来看,液晶可分为热致液晶和溶致液晶。热致液晶是单成分的纯化合物或均匀混合物在温度变化下出现的液晶相。根据分子排列的形式和有序性的不同,热致液晶液晶可分为近晶相、向列相和胆甾相。向列相液晶中不存在平移有序,分子的质心呈无规分布,而分子之间倾向于平行排列,这种液晶粘度小,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晶相液晶是由杆状分子组成,分子可以排列成层,层内分子长轴相互平行,其方向可以垂直于层,也可以与层平面成倾斜排列。由于分子排列整齐,其规整性接近晶体,具有二维有序,分子质心位置在层内无序,可以自由平移,从而具有流动性,但粘度较大,分子在层内可以前、后、左、右滑动,但不能在上,下之间移动。因而具有固定的有序性。胆甾相液晶其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或在液晶中掺有手性分子,因此这类分子构成的液晶往往具有螺旋结构,即从宏观上看胆甾相液晶分子可以看作是分层排列,分子平躺在层中,层与层平行,在每一层中分子像向列相一样彼此倾向于平行排列,但沿着层面的法线方向分子的指向矢基本上均匀连续的旋转,它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形变性、粘性,又具有晶体光学各向异性,是一种优良的非线性光学材料。

众所周知,胆甾相液晶由于其特殊的螺旋结构使其具备很多独特的光学性能,如圆二色性、选择性反射和旋光性等,正是这些光学性能,使得胆甾相液晶材料在全彩显示、信息显示和储存材料、反射偏振片、装饰材料以及反射膜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而选择性反射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光学性能。胆甾相液晶的选择性反射遵循布拉格公式:λ=nP,反射波宽:Δλ=PΔn。在反射的波带内,入射光中与胆甾相液晶螺距轴旋向相同的圆偏振光部分反射,其余的部分透射。由于胆甾相液晶的最大双折射率Δn大约为0.3,其改变对于实现宽波反射的贡献非常有限,所以,考虑引入螺距梯度,通过螺距的改变实现宽波反射。目前,国内外通常使用的方法是运用高分子网络形成胆甾相液晶体系内的螺距梯度以实现宽波反射。开创性工作由1995年荷兰科学家Broer(CN97191106,EP0606940.A2)领导的小组研究完成。但是这种方法实现的宽波反射的缺点在于不能智能的进行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可电控宽波反射特性的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宽波反射材料不能智能控制的特点,开发可智能电控的宽波反射材料。它将纳米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的可移动性与胆甾相液晶材料可对入射光选择反射的特性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制作成新型液晶显示材料。

本发明所用的材料见下表

(Cr:熔点;N:向列相;I:各向同性态。)

这种具有可电控宽波反射特性的薄膜材料的制作工艺分五步:

(1)制备SiO2纳米粒子。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在氨水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缓慢滴加正硅酸乙酯,剧烈机械搅拌,制得SiO2纳米粒子分散液。氨水/去离子水=1/10-1/20(摩尔比),氨水/去离子水/正硅酸乙酯=1/10/0.5-1/20/1(摩尔比)。

(2)在SiO2纳米粒子的表面进行有机手性修饰。将手性有机酸加入所制备的SiO2纳米粒子分散液中,SiO2分散液/手性有机酸=20/1-30/1(体积比),用乙醇为溶剂回流,最后离心分离、洗涤、烘干。

(3)液晶盒的制备。用3%的聚乙烯醇水溶液,通过旋涂的方法涂在玻璃基板的一面,在80℃烘烤30分钟,然后用绒布沿一个方向摩擦取向;将两块取向好的玻璃基板沿取向方向用厚度为40μm的聚乙烯垫片粘接,制成平面取向的液晶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66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