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空间分集接收系统降低通道干扰的中频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5279.9 | 申请日: | 2009-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1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卢坡;刘莹;孙柏昶;吴丹;宋迎东;韩明钥;陈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H04L1/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050081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空间 分集 接收 系统 降低 通道 干扰 中频放大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中的一种适用于空间分集接收系统降低通 道干扰的中频放大器,特别适用于无线衰落特性下多通道空间分集 接收系统的中频放大器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无线通信空间分集的中频放大器装置如图2所示,多路 中频输入信号进入自动增益控制器,自动增益控制器对信号功率进 行增益控制,使输入信号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输出信号功率恒定, 经自动增益控制后的信号由混频器模块将其混频至低中频,一路送 出中频放大器,一路送入检波器进行检波,检波后的检波电压送入 控制电压产生模块,控制电压产生模块对检波电压进行处理得出控 制电压,控制电压对自动增益控制器的增益进行控制。这种中频放 大器由于自动增益控制器的多个通道之间存在着串扰现象使得输出 信号串扰严重、各通道一致性差。无线衰落信道中的空间分集接收 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传统的多通道中频放大器的串扰问题就 更为突出,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通信接收机对中频放大器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多通道串扰而提供一 种适用于空间分集接收系统、能够降低通道干扰的中频放大器。本 发明中频放大器通过将空间分集转化为频率分集,在一个通道内进 行自动增益控制,从而有效地降低了通道之间的干扰,检波方式仍 采用均值检波,最后将频率分集再转化为空间分集,信号变为低中 频信号,送出中频放大器。这种工作方式使通道间干扰降到最低, 各通道一致性较好,同时控制范围仍然能够达到70dB,适用于空间 分集信号的中频放大,硬件设计简单,工作稳定可靠。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它包括空间频率转换器、本振模块、自动增益控制器、频率空 间转换器、检波器、控制电压产生模块、电源;所述的空间频率转 换器输入端口1、2、3、4通过信号线分别与外部信号的输入接口A、 B、C、D相连,其输入端口5、6、7分别与本振模块的输出端口1、 2、3相连,其输出端口8与自动增益控制器的输入端口1相连,空 间频率转换器的输入端口1、2、3、4分别接收外部信号输入接口A、 B、C、D送入的四路信号,其输出端口8输出经过空间频率转换生 成的一路频率分集信号至自动增益控制器;自动增益控制器的输入 端口2与控制电压产生模块的输出端口5相连,其输出端口3与频 率空间转换器输入端口1相连,自动增益控制器对空间频率转换器 送入的频率分集信号进行增益控制,其控制电压由控制电压产生模 块提供;频率空间转换器输入端口2、3分别与本振模块的输出端口 4、5相连,其输出端口4、5、6、7通过信号线送到外部信号的输出 接口E、F、G、H,同时与检波器输入端口1、2、3、4相连,频率 空间转换器的输入端口1接收经过自动增益器控制的频率分集信号, 其输出端口8输出经过频率空间转换生成的四路低中频信号至外部 信号的输出接口A、B、C、D,同时送至检波器,其混频所需本 振由本振模块提供;检波器输出端口5、6、7、8通分别与控制电压 产生模块的输入端口1、2、3、4相连,检波器对控制电压产生模块 送入的四路低中频信号进行检波;电源输出端+V电压端与各部件相 应电源端并接。
本发明相比背景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了空间频率转换器和频率空间转换器,通过将信 号集成到一个通道内,使得各个接收通道信号的互相串扰降到最低, 各通道一致性较好,适合传输宽带信号;
2.本发明电路部件采用较为常用的模拟器件,这些器件性价比 高,自动增益控制器为一路,使得成本显著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原理方框图;
图2是现有的无线通信空间分集的中频放大器装置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空间频率转换器1实施例的电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频率空间转换器4实施例的电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52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