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基非晶或纳米晶软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5150.8 | 申请日: | 200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0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闫志杰;张罡;党淑娥;夏兰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F1/147 | 分类号: | H01F1/147;C22C45/02;C22C38/16;C22C33/04;B22D11/06;C21D1/26;C21D1/74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宝贤 |
地址: | 030024***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基非晶 纳米 晶软磁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基非晶或纳米晶软磁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988年日本日立金属的Yoshizawa等人发现了一种新型的铁基软磁合金“FINEMET”,其典型成分为Fe73.5Si13.5B9Cu1Nb3(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应用物理学报)1988,64:6044-6046)。这种软磁合金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与钴基非晶合金相当的低损耗、高磁导率和接近于零的磁致伸缩系数,同时它的饱和磁感应强度Bs超过了同类性能的其他软磁材料,达到1.2T左右。该软磁合金是在传统的Fe-Si-B非晶合金的基础上添加少量的Cu和Nb,通过退火处理而得,大量尺度在10~15nm的Fe-Si晶粒均匀地分布于残余非晶基体之中,得到了所谓的“纳米晶”结构。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软磁合金的晶化退火过程中,Cu具有促进晶粒形核的作用,而Nb则富集在晶粒的周围并强烈抑制晶粒长大,从而使晶粒的尺寸非常细小。Cu和Nb起到了提高形核率和降低长大速度的作用,这是形成纳米晶的重要条件,因此它们的作用十分关键。但是由于Nb的价格昂贵,而且Nb加入后明显降低了Fe-Si-B合金的饱和磁感应强度Bs,其他难熔过渡金属,如V、Mo、W、Ta等替代Nb,虽然可以达到细化晶粒的目的,但是软磁性能却没有明显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综合磁性能优良、原材料成本大幅降低的铁基非晶或纳米晶软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铁基非(纳米)晶合金成分(原子百分比)可表示为FeaSibBcCudNbeMf,M为Al、Ni或P;a、b、c、d、e、f的变化范围为:65≤a≤85,5≤b≤20,5≤c≤25,0≤d≤5,0≤e≤5,0.1≤f≤10,并且a+b+c+d+e+f=100。
通过控制合金冷却速度和热处理温度及时间,获得微观结构不同的非晶合金或纳米晶粒均匀分布非晶基体上的纳米晶合金。通过改变各种元素的含量及热处理工艺,控制非(纳米)晶合金的微观结构,有效地改善和优化了合金的综合软磁性能,同时大幅降低合金的原材料成本。
合金中的元素B、Cu和Nb部分由Al、Ni、P元素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替代,且总的替代量不超过10at%。
更优选择65≤a≤75,5≤b≤15,5≤c≤10,0.5≤d≤3.0,0.5≤e≤3,0.1≤f≤5。合金经过最优化退火处理后,其饱和磁感应强度为1.30T或以上,矫顽力为3.0A/m或以下。
本发明铁基非(纳米)晶合金是通过成分设计和一定的热处理工艺而得到。退火在Ar气保护的环境下进行,温度范围为510℃~580℃,不同成分合金的最优退火温度略有不同。
本发明制备方法是首先通过熔体快淬法制备出非晶合金薄带,再由这些非晶合金退火晶化获得纳米结构合金。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第一步,将纯度不低于99.9%(质量百分比)的工业纯铁、纯铜、纯铌、纯硅、硼铁、磷铁等原材料按照合金成分要求配料。将配好的原材料置于非自耗真空电弧熔炼炉内熔炼,熔炼气氛为略大于一个大气压的氩气保护,熔炼电流250~350A,为保证合金成分的均匀性,每个铸锭反复熔炼4次,每次熔炼时间为60s。非自耗真空电弧熔采用WS-4型。
第二步,将熔炼得到的合金铸锭破碎,放入石英试管内,使用单辊甩带法制备出宽度在2~4mm,厚度约30μm的非晶合金薄带。
第三步,将非晶合金薄带放入管式退火炉内,将温度调至510℃~580℃,在Ar气保护下等温退火约一小时,然后在Ar气保护下出炉冷却。
非晶合金中各元素的原子百分比为:铁65~75at%,硅5~15at%,硼5~10at%,铜0.5~3.0at%,铌0.5~3.0at%,铝、镍、磷等0.1~10.0at%。成分的微小变化会导致非晶合金的最佳退火温度在510℃到580℃之间变化,镍含量增加,最佳退火降低,铝含量增加,最佳退火温度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51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雪或流水景象的装饰灯
- 下一篇:一种车辆检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