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位自动平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5137.2 | 申请日: | 2009-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3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科;宋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5/00 | 分类号: | B03B5/0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印贵 |
地址: | 048000山西省晋城***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平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平衡装置,特别涉及适于重介洗选中的液位自动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重介洗选中,通常采用悬浮液对矸、炭进行分离,在洗选过程中,要通 过加水、加介质、打分流来对悬浮液的质量(即:密度和浓度)来进行调控。 目前,在重介的实际洗选操作过程中,一般是靠人为经验掌控悬浮液位,容易 出现液位过度下降,造成介质泵抽入空气而不上液,故而介质液流失,造成材 料的浪费。但是人工监视悬浮液位,调节繁琐,容易出现差错,而且悬浮液的 质量不稳定,洗选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液位自动补充平衡,减 少介质液流失,提高洗选效率,减轻劳动强度的液位自动平衡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液位自动平衡装置,包括浮子1、连接杆2、液位指示器3、液位指示标尺 4、行程开关支架5、行程开关6、电源开关7、导线8、电磁阀9、绳索10,其 特征是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安装有浮子,连接杆的上端安装有与液位指示标尺右 侧保持一定间隙的液位指示器;导线分别与安装在行程开关支架上的行程开关, 位于行程开关支架左侧的电源开关,安装在补充加水管路上电磁阀电连接;所 述液位指示器的上端与行程开关之间通过绳索活动连接,绳索下端连接滑动装 置11。
所述浮子两侧还设有轨道1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主要是利用浮子的重 力作动力,通过绳索拉动行程开关,电磁阀启动,进行液位自动补充平衡,随 着液位的补充,浮子上升;当液位补充至所设置限位时,行程开关复位,切断 电磁阀电源,电磁阀关闭,液位补充停止,从而达到平衡液位的目的,实现了 重介悬浮液的液位自动平衡,不需要人工监视液位,减轻了岗位工的劳动强度; 而且液位保持平衡,有效避免了在洗选过程中出现的介质泵撤介现象,减少了 介质液的流失,使得介质液的质量稳定,提高了洗选效率,从而保证了产品质 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浮子1、连接杆2、液位指示器3、液位指示标尺4、行程开关支架5、 行程开关6、电源开关7、导线8、电磁阀9、连接部件10、滑动装置11、轨道 1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液位自动平衡装置,包括浮子1、连接杆2、液位指示器3、 液位指示标尺4,行程开关支架5、行程开关6、电源开关7、导线8、电磁阀9, 金属软钢索10,连接杆的下端安装有浮子,连接杆的上端安装有与液位指示标 尺右侧保持一定间隙的液位指示器,浮子采用密度较低的耐水材料制作,连接 装置为杆状,液位指示器为一杆状指示器;导线分别与安装在行程开关支架上 的行程开关,位于行程开关支架左侧的电源开关,安装在补充加水管路上电磁 阀电连接;所述液位指示器的上端与行程开关的动作机构之间通过金属软钢索 活动连接,连接部件下端连接一滑动装置11,是方便金属软钢索在杆状液位指 示器上端滑动,以此改变金属软钢索的长度,从而可调节液位的最低限度。
所述浮子两侧设有轨道12,是为了防止浮子1在液体中来回摆动,会造成 液位指示器在指示标尺上晃动,从而指示不准确。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本发明在具体操作时,首先开启电源开关7。电源开关7通过导线8控制行 程开关6,行程开关6通过导线8控制电磁阀9;其次根据洗选用液的需求量, 通过调节液位指示器3与行程开关6之间金属软钢索10的长度,将液位的最低 限位设置好。当液体液位下降超过所设置的限位时,利用浮子1的重力作动力, 通过金属软钢索10拉动行程开关6,电磁阀9启动,进行液位自动补充平衡, 随着液位的补充,浮子1上升。当液位补充至所设置限位时,行程开关6复位, 切断电磁阀9电源,电磁阀9关闭,液位补充停止,从而达到平衡液位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51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