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铌钛复合微合金化热轧钢带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4900.X | 申请日: | 2009-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3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辛建卿;王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50 | 分类号: | C22C38/50;C21C1/02;C21C5/28;C21C7/10;C21D1/34;C21D1/74;C21D8/02;B21B1/22;B21B37/74;B21B45/08;B21B27/06;B21B37/58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思俊 |
地址: | 030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合金 轧钢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铌钛复合微合金化热轧钢带,它的质量百分数配比为:
0<C≤0.005 0<N≤0.004 0<Si≤0.03 Mn:0.10~0.20
0<P≤0.018 0<S≤0.015 Al:0.02~0.06 0<Ti≤0.070
0<Nb≤0.020 0<O≤0.002 0<Cr≤0.05 0<Ni≤0.07
0<Cu≤0.07 0<Mo≤0.02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其表面质量等级为无缺陷或存在不影响使用的轻微缺陷。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铌钛复合微合金化热轧钢带的制造方法,它包括下述依次的步骤:
A制备连铸坯:
通过铁水预处理脱硫、顶底复合吹炼转炉冶炼、RH精炼和厚板坯连铸,获得的连铸坯的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配比为:
0<C≤0.005 0<N≤0.004 0<Si≤0.03 Mn:0.10~0.20
0<P≤0.018 0<S≤0.015 Al:0.02~0.06 0<Ti≤0.070
0<Nb≤0.020 0<O≤0.002 0<Cr≤0.05 0<Ni≤0.07
0<Cu≤0.07 0<Mo≤0.02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要求连铸坯无影响热轧钢带、冷轧钢带成型性能和表面质量的内、外缺陷;
B将连铸坯加工成热轧钢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铌钛复合微合金化热轧钢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连铸坯在步进式加热炉中加热到1200℃以上,保温时间长于2.5小时,使奥氏体均匀化,采用弱还原性气氛加热;加热好的连铸坯经过粗轧和精轧两个阶段的热加工,热轧钢带终轧温度880-930℃,以实现奥氏体轧制;热轧钢带终轧后快速水冷至680-750℃卷取,以获得细小均匀的铁素体晶粒和粗大稀疏的析出物,控制钢卷塔形≤50mm,然后再在空气中冷却到室温。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铌钛复合微合金化热轧钢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轧制单位不得大于2500吨,全面检查热连轧机全线辊道,更换不转动或变形的辊子;做好精轧机组机架间清扫工作,保证喷嘴除鳞畅通,防止除鳞喷水滞后,除鳞水压力>18MPa。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铌钛复合微合金化热轧钢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由粗轧除鳞装置完全除去一次氧化铁皮,精轧机组轧辊冷却水量大于450m3/h。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铌钛复合微合金化热轧钢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由粗轧除鳞装置完全除去一次氧化铁皮,精轧机组轧辊冷却水量大于450m3/h。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铌钛复合微合金化热轧钢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精轧机组压下率:F1:40-50%,F2:30-40%,F3:25-35%,F4:23-33%,F5:18.5-28.5%,F6:13.5-23.5%,F7:6-16%。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铌钛复合微合金化热轧钢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精轧机组压下率:F1:40-50%,F2:30-40%,F3:25-35%,F4:23-33%,F5:18.5-28.5%,F6:13.5-23.5%,F7:6-16%。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铌钛复合微合金化热轧钢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精轧机组压下率:F1:40-50%,F2:30-40%,F3:25-35%,F4:23-33%,F5:18.5-28.5%,F6:13.5-23.5%,F7:6-16%。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铌钛复合微合金化热轧钢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精轧机组压下率:F1:40-50%,F2:30-40%,F3:25-35%,F4:23-33%,F5:18.5-28.5%,F6:13.5-23.5%,F7:6-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490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FAPP2的抑制剂及其用途
- 下一篇:一种脂肪酶的固定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