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醛人造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4359.2 | 申请日: | 200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0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卢洪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洪英 |
主分类号: | D21J1/00 | 分类号: | D21J1/00;D21B1/14;D21J3/12;D21J1/04;D21J1/06;D21J1/10;D21J1/02;D21H17/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0河北省保定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造 纤维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造板材的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造纸废弃物制造无醛纤维板材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保护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在建筑装饰等领域人造板材逐渐替代天然木材。通常人造板一般包括高密度板、中密度板和低密度板(又称轻质板),人造板的生产方法分干法制板和湿法制板两种方法。在现有人造纤维板制造技术中,必须添加脲醛树脂等作为粘合剂,然而,大部分的粘合剂的使用,带来了板材的环境污染问题,而环保胶的高价位,又使得人造板没有市场竞争力,因此对于人造纤维板的使用造成了影响。在国外,美国加洲于2009年1月1日后,在人造板SGS欧美标准的基础上又通过加洲法规制定了必须得到“CARB”即“美国加洲降低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释放量的控制措施”的认证后的产品才能准入加洲市场,从而给人造板行业制造领域提出了新的考验和要求。鉴于此,寻找一种适合制备高、中、低密度无醛人造纤维板材的方法,成为该领域的共同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醛人造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以往技术制备纤维板材存在的对环境污染等技术缺陷。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发明人经过多年的艰苦研究,探索出了生产纤维板的原料组成,并提出了一种采用湿法制备人造纤维板材的方法,利用造纸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水处理后回收的浆渣,因其中含有大量的细小纤维,通常称之为造纸废浆渣,将其作为添加剂,与木材混合,起到粘接剂作用,替代了脲醛树脂胶,同时也为造纸企业解决了排放难题。
具体地,本发明所说的无醛人造纤维板的组成按质量比表示为:木材1000kg,造纸废浆渣50~300kg,石腊1~10kg。
其中,木材可选用杨木、柳木、梧桐木、硬杂木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造纸废浆渣一般为高档白纸,如纸巾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水处理后回收的固体浆渣。
本发明所说的无醛人造纤维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木材切片
将木材切成厚3~10mm,宽30mm,长50mm的木段;
(2)蒸煮、热磨
取木段放在蒸煮罐内进行蒸煮、热磨成木纤维,使木纤维直径0.1~0.5mm,长1~8mm,备用;
(3)造纸废浆渣中加水,用疏解磨疏解成粥状浆料,备用;
(4)均料(混料制浆)
在盛有上述步骤(2)所得的木纤维的均料池内加入步骤(3)所得的粥状浆料、石腊溶液,进行搅拌20~30分钟,然后将混合物料放入带有搅拌的储浆井内,使物料充分混合成均匀混合浆料;
石腊也可在步骤(2)木纤维成型后直接与其混合;
(5)板坯成型
将所得的均匀混合浆料加入板坯成型机内,经至少2次压榨,真空脱水,按要求的规格制成板坯;
(6)二次脱水
将板坯放入脱水压力机内,进行二次脱水处理;
(7)烘干定型
经二次脱水的板坯在热压机内,经热压定型处理,使板材中水的质量分数不高于8%。
(8)砂磨定厚
将板材用砂光机磨成所需厚度;
(9)切边、包装
按所需规格切边,包装得到成品无醛人造纤维板。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进步是:本发明的原料易得,主要原料可选用枝叉木材,价格低廉,原料来源广泛;造纸污水处理后的浆渣料是造纸企业无法处理的废弃物,只有运输成本,浆渣料来源广泛,同时为造纸企业解决了环保问题;无醛人造板材成品性能完全达到国内外所需的质量水平,其制备工艺简单,生产过程无污水排放,无环境污染,是湿法制板的技术改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无醛人造纤维板,其组成按质量比表示为:
杨木枝叉1000kg(木材中水的质量分数在35%~45%),取纸巾造纸厂排放的污水处理后得到的固体白浆渣50kg,石腊1kg。
其备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木材切片
将杨木枝叉切成厚3~10mm,宽30mm,长50mm木段;
(2)蒸煮、热磨
取水的质量分数在35%~45%的木段,将其在蒸煮罐及热磨机内进行蒸煮、磨成Φ0.1~0.5mm,长度1~8mm的木纤维,备用;
(3)将固体白浆渣用疏解磨加水,磨成粥状浆料备用;
(4)均料(混料制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洪英,未经卢洪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43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型LED广告屏
- 下一篇:一种防松脱的LED显示屏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