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毫米波近场全能标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3887.6 | 申请日: | 2009-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0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民;史东湖;张政伟;吴景宇;于树全;汪沛;刘欣;杨怡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Q3/00 | 分类号: | H01Q3/00;H01Q15/14;H01Q23/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050081河北省石家庄市中***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毫米波 近场 全能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天通信测控领域中的一种近场标校设备;尤其是中继卫 星通信测控领域无塔标校和系统自检的毫米波近场标校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航天通信测控系统大都采用大口径面天线,其标校和系统自检 存在一定的不足,以前为了实现系统自检,通常采用有线和标校塔无线两 种方法。有线是在接收前端增加一个定向耦合器,用来馈入测试信号,这 种方法不受天气和环境影响,可以准确完成设备标校,缺点是不能检测天 线性能,同时,由于在接收前端增加一个定向耦合器,引入一定的插入损 耗,这将直接影响系统的接收灵敏度,当频率较低时,这种影响并不明显, 但在毫米波段,这种影响是不容忽略的。采用标校塔无线标校方式,能够 检测到天线性能,也不会对接收灵敏度产生影响,但是在毫米波段,能够 实现远场条件的标校塔必须满足:相距测控地面站40km、地面站天线仰角 大于1.6度(即标校塔高度需要1243m),建筑造价相当昂贵,只好选择距 离和高度均有所降低的高山之巅作为准远场,即使这样,条件相当艰苦, 受天气和环境影响较大,不能随时完成标校,这将严重影响系统性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受天气和环境影响、 随时可进行标校的毫米波近场标校系统,且电平可调,可靠性能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毫米波近场标校系统,包括:
系统发射机,用于发射标校信号;
带有两根金属支杆的大口径面天线,用于接收系统发射机发射的标校 信号;
有线标校设备,用于接收大口径面天线接收的标校信号,并对该信号 进行功能处理后,发送给大口径面天线;
系统接收机,其信号输入端与大口径面天线的信号输出端相连,用于 接收大口径面天线接收的经标校设备处理后的标校信号,并对该信号进行 处理;
其中一根金属支杆上设有用于接收标校信号的小型接收喇叭天线,另 一根金属支杆上设有用于向系统接收机发射信号的小型发射喇叭天线,所 述的接收喇叭天线、发射喇叭天线均通过波导分别与标校设备的信号接收 端、信号输出端相连。
上述的小型接收喇叭天线、小型发射喇叭天线分别通过与金属支杆相 连的天线支架定位在金属支杆上。
上述的天线支架套装在金属支杆上,并可在金属支杆上滑动。
小型接收喇叭天线、小型发射喇叭天线均通过一短调整直波导与波导 相连。
短调整直波导通过一弯度为60°的E面弯波导与波导相连。
波导为直波导或由直波导与其相连的波导-同轴-波导组合组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效果如下:
1、本发明采用近场无线工作方式,实现包括天线在内的全系统标校和 测试,同时不会对接收灵敏度产生影响,提高了设备性能。
2、小型发射喇叭天线通过可在金属支杆上滑动的天线支架定位在支杆 上,可通过移动天线支架,并改变调整直波导的长度实现有线标校设备的 发射信号在小型发射喇叭天线输出端口电平调整。既可将电平控制在系统 接收机灵敏度附近,不至于对系统接收机造成伤害,又将对大口径面天线 的影响降到最小;
3、采用收、发信号分开,信号更加稳定;
4、采用的波导-同轴-波导组合由两个波导同轴转换器和一段毫米波电 缆组成,实现不规则角度转弯,减轻了波导设计和加工难度,同时实现波 导防水,且在毫米波段,由于电缆损耗太大,不能大量使用同轴电缆,采 用波导-同轴-波导组合,避免了大量同轴电缆的使用,提高了毫米波设备 生存能力;
5、本发明可移动天线支架用防锈铝加工而成,其倾斜角度与小型接收 喇叭天线、小型发射喇叭天线的侧面倾斜角度匹配,可以提高天线工作效 率,并减少对大口径面天线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大口径面天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38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护小室屏蔽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拖曳控制双扭摆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