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豆生物种衣剂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3129.4 | 申请日: | 200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3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冯乃杰;郑殿峰;孙冬梅;张春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庆坤禾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2 | 分类号: | C05G3/02;A01N63/00;A01N43/90;A01N25/02;A01P3/00;A01P7/04;A01P5/00;A01P21/00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孙淑荣 |
地址: | 163319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 生物 种衣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豆种子处理剂,尤其是一种以生物活性菌为有 效成分的新型高效的种子包衣产品。
背景技术:
种子包衣技术是在传统浸种、拌种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 种子加工新技术,使种子处理更加方便、安全和有效。种衣剂作为国 际市场上一种新型农药,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种衣剂是由有效 成份、粘结剂和其它加工助剂组成,可直接或经稀释后包裹于种子表 面,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通透性保护膜的农药制剂。种子处理在国外 也有数百年的历史,早在19世纪6年代,美国的Blession就提出用 面糊给棉花种子包衣,目的使棉种大粒化、均匀化,便于播种,此后 对种衣剂的研究进展缓慢。直到1926年美国的Thornton和Ganulee 首先提出种子包衣问题;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Germain种子公司 在禾谷类作物上首次成功地研制出用做种子包衣的包衣剂,从此种子 包衣进入了迅猛发展期。80年代初期前苏联研制出由高分子集合物 黏着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三唑酚铜复配而成的种衣剂,使种子包衣 技术产生一个飞跃。目前,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的种子包衣技术及程 度都很高。包衣种子从棉花发展到大豆、花生、玉米、水稻、麦类、 谷子、蔬菜、花卉等,种衣剂技术目前已经成为一项科技含量高、经 济效益显著、可带动整个种子产业健康发展的综合性高新技术,得到 发达国家的重视,快速推动着世界种业的发展。
我国种衣剂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 种衣剂种子包衣技术,目前,种子包衣技术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 花卉、牧草以及珍稀林木上的应用正迅速扩张,也是我国“种子工 程”在近年取得的一项重大突破。
以往应用的种衣剂,根据活性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单一农药型种 衣剂、复合型种衣剂、生物型种衣剂等几种。单一农药型种衣剂包衣 中加入某些杀虫、杀菌剂、除草剂作为种衣添加剂,这是最常用的、 使用最多的一种种衣剂。复合型种衣剂中添加多种活性成分,主要有: 农药、微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解磷、解氮和解钾微生物、抗生素等。 可防止土传病菌的侵染和土壤中害虫的危害。随着种子的生物型种衣 剂在种衣剂中应用生物防治剂,根据不同生物之间拮抗原理,筛选有 益的微生物拮抗有害病菌的繁殖、侵害而达到防病的目的,可避免化 学农药引起的环境污染及对非靶标生物、一些有益生物产生的不利影 响,从而保护生态平衡。此外,也有用动植物提取物,无机矿物如生 物碱、芳香油、单宁、维他命、生长调节剂、微量元素、天然高分子 材料和生物抑菌剂等活性物质配置而成的种衣剂,对人、畜、作物和 环境低毒无污染。综合分析可以看出,今后种衣剂技术的发展将朝着 安全高效、低毒无毒、多功能的复合型的方向发展。
目前应用的大豆种衣剂,不少产品对人体和环境有着严重的毒害 和污染,例如,市场上销售较多的“抗重茬、克百威”等大豆种衣剂 毒性大、污染严重,其中克百威7mg便可置人于死地,并在环境中留 下持久性污染,至少50年不能消除,这已成为我国生态型农业的一 大隐患。虽然大豆种衣剂产品较多,但在应用中表现出许多不尽人意 之处,例如有些产品成分单一、功能片面、高毒高残留、作用效果不 明显,近年来市场上尽管出现了一些生物种衣剂产品,在一定程度上 解决了种衣剂的高毒高残留问题,但有许多相关产品在增加产量、调 控作物生长、防病防虫等方面作用效果不明显,制约了这些种衣剂的 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豆生物种衣剂。 该产品具有环保、增强作物抗逆能力、壮苗、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的 优点。
本种衣剂配方的设计遵循环保、价廉、质优,高产四大原则,在 降低种衣剂原料成本的前提下,设计无公害的种衣剂配方,再将自制 的种衣剂与传统公认较好的种衣剂分别对大豆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并 进行各种性能参数的同比实验,然后将主要性能参数超过传统种衣剂 的配方初选出来,再在其基础上进行配方的调整优化,接着再用调整 优化后的种衣剂配方进行各种性能参数的同比实验,如此经过反复的 调整、优化、实验,最终确定性价比和环境友好性能均优于传统种衣 剂的最佳种衣剂配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大豆生物种衣剂包括下列组分, 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配制:复合微生物菌剂占20%,生物调节剂SODM占5%,微量元素溶液占10%,助剂占10%,苦参总碱占0.4%,余量为 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庆坤禾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庆坤禾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31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节能瓷砖
- 下一篇:一种自感应路面微表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