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除潮湿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2921.8 | 申请日: | 200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8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杨治;吴超;潘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89 | 分类号: | B01J23/89;B01J37/02;B01D53/62;B01D53/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除 潮湿 空气 一氧化碳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消除潮湿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催化剂,由载体和活性组分构成, 其特征是:载体为商业化的、BET比表面积大于300平方米每克、平均孔径大 于10纳米的大孔硅胶;所述活性组分为按如下方法得到的高分散的银与氧化 铜:通过浸渍法将占载体总重量的1%~20%,银、铜的质量比为1∶1~1∶10的银 与氧化铜活性组分的前体盐负载到载体上,制得催化剂前体;催化剂前体在室 温至100℃条件下干燥以后,于空气条件下焙烧,焙烧条件为:流动干燥空气 空速大于50小时-1条件下,从室温以5~20℃/分钟的速度升至400~500℃, 保持2~6小时,然后在流动空气条件下以大于20℃/分钟的速度降至室温。
2.一种消除潮湿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将商业化的、BET比表面积大于300平方米每克、平均孔径大于10纳米 的大孔硅胶载体于空气或氧气条件下400~500℃焙烧2~6小时;
通过浸渍法将占载体总重量的1%~20%,银、铜的质量比为1∶1~1∶10的银 与氧化铜活性组分的前体盐负载到载体上,制得催化剂前体;
催化剂前体在室温至100℃条件下干燥以后,于空气条件下焙烧,焙烧条 件为:流动干燥空气空速大于50小时-1条件下,从室温以5~20℃/分钟的速 度升至400~500℃,保持2~6小时,然后在流动空气条件下以大于20℃/分 钟的速度降至室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除潮湿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将经过空气焙烧的催化剂前体在氢气条件下在一定温度及时间范围 内进行处理,同时在氢气气氛下快速降温至室温,用惰性气体吹扫催化剂上残 留的氢气;具体的操作情况为:氢气纯度优于99.9%,氢气空速大于50小时-1条件下,从室温以5~20℃/分钟的速度升至270~350℃,保持2~4小时,然 后在流动氢气条件下以大于40℃/分钟的速度降至室温;用纯度优于99.9%的 氮气、氩气、氦气、氖气中的一种惰性气体在室温条件吹扫催化剂中残余的氢 气至残留浓度小于50ppm,得到可使用的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消除潮湿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催化剂的制备方 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浸渍的方法为分步浸渍法,先将铜盐负载在载体上,进 行干燥、焙烧,制得高分散的铜氧化物,通过同样的操作在已经制备得的材料 上负载银元素。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消除潮湿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催化剂的制备方 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浸渍的方法为一步浸渍法,即:一次性将铜盐与银盐负 载在载体上,进行干燥、焙烧,制得高分散的银氧化物、铜氧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292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追尾时吸能的汽车座椅头枕
- 下一篇:太阳能风能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