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盐碱地上采用十字沟点穴法营造城防林的技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72220.4 申请日: 2009-06-09
公开(公告)号: CN101569277A 公开(公告)日: 2009-11-04
发明(设计)人: 祖元刚;王文杰;杨逢建;祖纯林;唐中华;王洪政;张衷华;张宝友;于兴洋;李冉;黄路明;张军;张颜滨 申请(专利权)人: 东北林业大学;祖元刚
主分类号: A01G23/00 分类号: A01G23/00;A01G23/04;A01B79/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50040黑龙江省哈尔***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盐碱 地上 采用 十字 点穴 营造 城防 技术
【说明书】: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盐碱地的原位修复、台状整地、十字沟种植法、城防林的营造。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有盐渍化土壤面积约3693.3万hm2,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内陆地区以及长江以北沿海地带。东北地区主要为苏打盐碱土,地表蒸发量大、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是其水盐加速运动到达地表,形成地表积累的主要原因。已经形成的重度盐碱区域,土壤含盐量高,pH值大于8,碱化严重,植物很难在其上生长,一般形成盐碱裸地,退化的羊草、虎尾草、碱茅群落逐渐被积累的盐碱侵蚀,逐渐失去其稳定环境的群落功能,导致城市风沙严重,在城市周围的盐碱地上营造防护林是改善城市环境、恢复盐碱地植被的重要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在原位修复的重度盐碱地上采用十字沟点穴法营造城防林,对盐碱土进行改良,形成一定的生态效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在盐碱地上采用十字沟点穴法营造城防林的技术,根据盐碱地地形在重度盐碱地上规划出种植区和集水区,在种植区内用集水区挖出的部分盐碱土堆垛方形种植台,台中央平行于种植台边挖方形种植穴,从种植穴4边中心向外挖“十字形”排列的觅食沟,在觅食沟内挖种植小穴。用盐碱土、废菌棒和树皮土调配人工生物基质。在种植穴和种植小穴底部依次铺玉米秸秆、牛粪、人工生物基质,浇灌降盐碱剂后,在种植穴内栽植目的乔木,在种植小穴内栽植小灌木,在目的乔木基部用人工生物基质堆砌圆锥形的排水小丘,觅食沟内填充人工生物基质。最后,在整个台面上铺一层壤土后,均匀播撒草本植物种子。定期进行正常的管理和维护,直至形成城防林。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在重度盐碱地上规划出种植区和集水区,即方便于旱季改水灌溉,又利用雨季排水。

2.本发明在以往深槽改良修复盐碱地的基础上,采用台状整地,在台上挖种植穴和“十字形”觅食沟。在种植穴内和种植小穴内栽植目的树种和小灌木,利于植物根系横向发育,阻止盐分向上运动,造林成活率高。

3.本发明解决了农村剩余的牛粪、秸秆和废弃菌棒的处理问题,土壤改良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将用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它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的任一个或

类似实例。

在盐碱地上采用十字沟点穴法营造杨树-丁香-苜蓿城防林

1.在计划改造的重度盐碱地上规划出种植区和集水区,集水区面积占计划改造的重度盐碱地总面积的1/8-1/9,集水区内建造集水池,集水池深度为4-6m。用集水区富余的盐碱土在种植区内堆垛边长为2m的方形种植台,台高度0.20m,种植台间距为1m(横纵台距相等)。

2.种植台中央平行于种植台边挖种植穴1个,种植穴深度为0.40m,长×宽为0.50m×0.50m。从种植穴4边中心向外挖觅食沟延伸至种植台边,形成“十字形”排列的觅食沟,在觅食沟内距离种植台边缘0.30m处挖种植小穴,种植小穴长×宽×深为0.30m×0.30m×0.30m。

3.将盐碱土、废菌棒和树皮土按20∶7∶3的比例混合,制成人工生物基质(废菌棒混合前要脱袋,并且用铁锨拍碎)。

4.在种植穴和种植小穴底部依次铺玉米秸秆碎屑厚度为0.10m,牛粪厚度为0.05m,人工改良土厚度为0.05m。种植穴中加入水稀释至浓度为0.5%的降盐碱剂2L,种植小穴中加入水稀释至浓度为0.5%的降盐碱剂1L,加壤土覆盖一层。

5.将杨树截头去枝,并用红油覆盖截断处,以减少水分蒸发。植入种植穴中,填充壤土,用人工改良土覆盖,浇水后,在杨树基部堆砌圆锥形排水小丘。

6.将取来的小叶丁香植入种植小穴中,用壤土覆盖,踩实浇水。

7.在种植台上覆盖0.05-0.10m厚的壤土,浇足水后,在其上均匀播撒苜蓿种子,并用壤土覆盖一薄层,用喷壶浇水至湿润。定期进行正常的管理和维护,直至形成城防林。

实例

在黑龙江省肇东市重度盐碱地上营造杨树-小叶丁香-苜蓿城防林

在重度盐碱地上挖深度为5m的集水区,用集水区富余的盐碱土堆垛边长为2m的方形种植台,台中央挖长×宽×深为0.50m×0.50m×0.40m的种植穴,从种植穴4边中心向外挖觅食沟延伸至种植台边,形成“十字形”排列的觅食沟,在觅食沟内距离种植台边缘0.25m处挖种植小穴。在种植穴和种植小穴底部依次铺0.10m厚玉米秸秆、0.05m厚牛粪、0.05m厚人工生物基质,浇灌降盐碱剂,加壤土一层。在种植穴内栽植杨树,在种植小穴内栽植小叶丁香,用壤土覆盖,用人工生物基质填实,浇水后,在目的乔木基部用人工生物基质堆砌圆锥形的排水小丘,觅食沟内填充人工生物基质。最后,在整个台面上铺厚度为0.06m的壤土,浇水后,均匀播撒苜蓿种子,壤土覆盖,浇水至湿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祖元刚,未经东北林业大学;祖元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22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