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Haar小波变换的二进制相移键控/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1755.X | 申请日: | 200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1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钢;黄新林;刘春刚;杨文超;李博;于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宏威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haar 变换 二进制 相移 键控 正交 频分复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由于其频率利用率高、支持高速数据传输、支持非对称无线数据业务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OFDM已经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IEEE 802.11a、IEEE 802.11g)的核心技术。但是OFDM系统内由于存在多个正交子载波,而且其输出信号是多个子信道信号的叠加,因此与单载波系统相比,主要存在如下缺点:1、存在较高的峰值平均功率比。与单载波系统相比,由于多载波调制系统输出的是多个子信道信号的叠加,因此如果多个信号的相位一致时,所得到的叠加信号的瞬时功率就会远远大于信号的平均功率,导致出现较大的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因此,对发射机内放大器的线性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放大器的动态范围不能满足信号的变化,将为信号带来畸变,使叠加信号的频谱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各个子信道信号之间的正交性遭到破坏,产生相互干扰,使系统性能恶化。2、受频率偏移的影响较大。由于子信道的频谱相互覆盖,这就对它们之间的正交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然而由于无线信道存在时变性,在传输过程中会出现无线信号的频率偏移,例如多普勒频移,或者由于发射机载波频率与接收机本地振荡器之间存在的频率偏差,都会使得OFDM系统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遭到破坏,从而导致子信道间的信号相互干扰(ICI),OFDM系统对频率偏差敏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OFDM系统存在较高的峰值平均功率比、受频率偏移的影响较大的缺点,从而提出一种基于Haar小波变换的二进制相移键控/正交频分复用系统。
基于Haar小波变换的二进制相移键控/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它包括第一串/并转换模块、BPSK数据调制器、IFFT变换器、第一并/串转换模块、循环前缀的插入控制模块、循环前缀的去除控制模块、第二串/并转换模块、FFT变换器、BPSK数据解调器和第二并/串转换模块,它还包括Haar小波正变换模块和Haar小波反变换模块;
输入的信号经第一串/并转换模块转换后得到并行信号,所述并行信号输入至BPSK数据调制器进行调制,获得调制后的信号,所述调制后的信号输入至Haar小波正变换模块进行数据分解,获得分解后的数据,所述分解后的数据输入至IFFT变换器,经IFFT变换器变换后输入至第一并/串转换模块,经第一并/串转换模块转换后得到串行信号,所述串行信号输入至循环前缀的插入控制模块插入循环前缀,并通过信道发射;将从信道接收到的信号输入至循环前缀的去除模块去除循环前缀,然后将去除循环前缀后的信号输入至第二串/并转换模块转换后得到并行信号,所述并行信号传输至FFT变换器变换后传输至Haar小波反变换模块进行合成,获得合成后的数据,所述合成后的数据输入至BPSK数据解调器进行解调,获得解调后的信号,所述解调后的信号输入至第二并/串转换模块转换得到串行信号输出。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利用Haar小波变换对BPSK数据调制器调制后的数据进行压缩,系统实际传送的子载波为现有的OFDM系统的1/2,因此相比现有的OFDM系统峰值平均功率比下降了3dB,从而克服了现有OFDM系统存在较高的峰值平均功率比的缺陷;本发明的系统抗误码性能比现有的OFDM系统最多可提高3dB增益;并且本发明的系统只传送了一半的子载波,因此相对于现有的OFDM系统受频率偏移的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系统的符号数与实际使用的子载波数的关系图(其中横坐标为本发明系统输入的符号数,纵坐标为实际使用的子载波数);图3是本发明的系统在高斯白噪声信道下与现有OFDM系统性能对比图(其中横坐标为信噪比,纵坐标为误码率,曲线47为本发明系统的接收端不检测未使用子载波时的抗误码性能曲线,曲线48为现有OFDM系统的抗误码性能曲线,曲线49为本发明系统接收端正确检测出未使用子载波时的抗误码性能曲线);图4是本发明的系统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与现有的OFDM系统性能对比图(其中横坐标为信噪比,纵坐标为误码率,曲线50为本发明系统的接收端不检测未使用子载波时的抗误码性能曲线,曲线51为现有OFDM系统的抗误码性能曲线,曲线52为本发明系统的接收端正确检测出未使用子载波时的抗误码性能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17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