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物固液分根培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1502.2 | 申请日: | 200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2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乔云发;韩晓增;苗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7/00 | 分类号: | A01G7/00;A01G9/02;A01G31/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同恩 |
地址: | 15008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物 固液分根 培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物根系分根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采用的作物根系培养装置较为落后,对同一株作物培养只能生长在营养液或者生长在土壤中,同一株作物根系不能同时一半生长在土壤中,另一半根系生长在营养液中。传统的方法一般采用把作物生长在不同处理的营养液中或者直接种植在土壤里研究某一元素对作物生理指标的影响,该培养方法很难准确满足试验的要求,增大工作量,培养过程中植物间很难保证长势相一致,干扰因素较多,误差较大,使一些较小的差异检测不到,部分被忽视,检测的数据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的方法把同一种作物根系都放入同一盆营养液中或者同一盆土壤中进行培养,植物间很难保证长势相一致,培养方法很难精确满足试验要求,增大工作量,培养过程中干扰因素较多,误差大、精度低,检测的数据不准确的问题,提供一种作物固液分根培养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作物固液分根培养装置,由土壤培养钵、营养液培养钵、固苗夹、防尘盖和通气管组成,土壤培养钵和营养液培养钵紧靠并相联一起,上面有固苗夹,土壤装入土壤培养钵内,营养液置于营养液培养钵内,由固苗夹固定作物根系并把根系分为两份,分别生长在土壤培养钵内和营养液培养钵内,防尘盖安放在营养液培养钵上。
利用作物固液分根培养装置培养作物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采用上述作物固液分根培养装置;
步骤二、用水培事先预培养7天苗龄作物幼苗;
步骤三、按试验要求配制好培养液和土壤;
步骤四、在土壤培养钵中装入土壤,在营养液培养钵中加入营养液并移植作物,用固苗夹固定好作物,使作物根系均匀分布在土壤培养钵和营养液培养钵中;
步骤五、将防尘盖盖在营养液培养钵上,给营养液室用通气管通气;
步骤六、按试验要求进行培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将作物根系均分为两份,使土壤培养过程与营养液培养过程融为一体,研究过程中作物地上部干扰因素少,可以研究同一株作物根系生长环境不同,对作物生理指标的影响,因而检测出的作物根系生理指标参数的数据准确、精度高和减少了工作量。本发明与采用常规培养方法相比效率提高1.5倍,更具有科学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作物固液分根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由土壤培养钵1、营养液培养钵2、固苗夹3、防尘盖4和通气管7组成,土壤培养钵1和营养液培养钵2紧靠在一起,上面有固苗夹3,由固苗夹3固定作物根系并把根系分为两份,分别生长在土壤培养钵1内和营养液培养钵2内,防尘盖4安放在营养液培养钵2上。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设有土壤5和营养液6,土壤5装入土壤培养钵1内,营养液6置于营养液培养钵2内。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培养作物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采用上述的固液分根培养装置;
步骤二、用水培事先预培养7天苗龄作物幼苗;
步骤三、按试验要求配制好培养液6和土壤5;
步骤四、在土壤培养钵1中装入土壤5,在营养液培养钵2中加入营养液6并移植作物,用固苗夹3固定好作物,使作物根系均匀分布在土壤培养钵1和营养液培养钵2中;
步骤五、将防尘盖4盖在营养液培养钵2上,给营养液室用通气管7通气;
步骤六、按试验要求进行培养。
本发明在科研工作中进行了应用,针对“磷对大豆根系分泌的影响”进行了实际检测,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本发明与采用常规培养方法相比效率提高1.5倍,更具有科学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15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畜用安全自动保温饮水机
- 下一篇:种子催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