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刍动物马铃薯粉渣颗粒饲料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71488.6 | 申请日: | 2009-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5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胜;刘春龙;孙海霞;周向阳;高双波;柴亚松;王彦军;邵廷臣;藏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23K1/14 | 分类号: | A23K1/14;A23K1/18;A23K1/16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同恩 |
| 地址: | 15008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反刍动物 马铃薯 颗粒饲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刍动物颗粒饲料。
背景技术
马铃薯是我国主要栽培作物,既是粮食作物又是蔬菜作物,约60%产量用 于生产淀粉、薯制品和粉丝等,40%产量作为蔬菜食用。马铃薯蛋白质结构接 近动物蛋白,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和色氨酸,富含钾、铁、锌等微量元素,维生 素C含量是苹果的10倍,维生素B1、B2也比苹果高的多;还含有丰富的膳食 纤维,经常吃马铃薯有利身体健康。马铃薯粉渣是马铃薯制粉业、加工粉丝(条) 的副产品,产量较大,是北方农区生猪、反刍动物养殖的一种好的饲料资源。 马铃薯粉渣主要成分是淀粉和粗纤维,粗蛋白含量少。因此,为了提高马铃薯 粉渣饲喂效果,配合日粮应补充缺少养分,满足动物营养需求。目前,北方农 区动物养殖户在利用马铃薯粉渣饲喂反刍动物、生猪中存在饲喂不科学、马铃 薯粉渣生产的季节性与反刍动物饲料需求常年性的不平衡和部分地区马铃薯 粉渣乱堆乱放、处理不及时造成腐败污染环境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马铃薯粉渣营养成分缺少与动物需要不平衡、马铃薯粉渣 生产的季节性与反刍动物饲料需求常年性的不平衡和提高反刍动物安全利用 非蛋白氮,同时也解决了马铃薯粉渣常年存放安全防腐的问题,提供一种反刍 动物马铃薯粉渣颗粒饲料。
反刍动物马铃薯粉渣颗粒饲料由主要成分和辅助成分构成,主要成分由马 铃薯粉渣、尿素、沸石粉和玉米粉组成,重量比为43-47∶3-5∶5-7∶38-42; 辅助成分由磷酸氢钙、石粉、食盐和微量元素与维生素添加剂组成,其重量比 为1-3∶0.6∶0.4∶1-3。
所述马铃薯粉渣含水量在18-24%时,用平膜或环膜颗粒机挤压制粒,颗 粒直径0.6-0.8厘米,长1.0-1.2厘米。
本发明反刍动物马铃薯粉渣颗粒饲料可以饲喂奶牛、肉牛、肉羊等反刍 动物,反刍动物是指6月龄以上健康牛、3月龄以上健康羊。添加量日控制在 3-5公斤。一般要与青饲料、粗饲料等其他原料搭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马铃薯粉渣与非蛋白氮尿素、缓释剂结合,既满 足了反刍动物的营养需求,又解决了合理利用马铃薯粉渣和非蛋白氮的科学利 用的问题,降低了饲料成本,较显著提高反刍动物养殖的经济效益,还解决了 马铃薯粉渣利用的季节不平衡的问题,或部分地区马铃薯粉渣处理不及时、乱 堆乱放污染环境问题,同时也解决了马铃薯粉渣常年存放安全防腐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反刍动物马铃薯粉渣颗粒饲料由主要成分和 辅助成分构成,主要成分由马铃薯粉渣、尿素、沸石粉和玉米粉组成,重量比 为43-47∶3-5∶5-7∶38-42;辅助成分由磷酸氢钙、石粉、食盐和微量元素 与维生素添加剂组成,其重量比为1-3∶0.6∶0.4∶1-3。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反刍动物马铃薯 粉渣颗粒饲料,主要成分由马铃薯粉渣、尿素、沸石粉和玉米粉组成,重量比 为45∶4∶6∶40;辅助成分由磷酸氢钙、石粉、食盐和微量元素与维生素添 加剂组成,其重量比为2∶0.6∶0.4∶2。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反刍动物马铃薯粉渣颗粒饲料的配制:按主 要成分比例称好重量,一一堆放;辅助成分按比例称好后均匀搅拌。再将主要 成分马铃薯粉渣、尿素、沸石粉、玉米粉及搅拌好的辅助料一起搅拌均匀,可 人工搅拌也可用搅拌机。搅拌均匀的混合物料,用平膜或环膜颗粒机挤压制粒, 颗粒直径0.6-0.8厘米,长1.0-1.2厘米,晾干后装袋封口。饲喂时将颗粒饲 料直接拌入秸秆粗饲料中,喂后1个小时后再饮水。可替代部分或全部精料配 合饲料。
本实施方式中马铃薯粉渣的含水率为18%~22%。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不同的是制粒时根据奶 牛、肉牛、肉羊采食习惯或饲养用户要求制成颗粒,晾干后装袋封口。其它与 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14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鲢鳙鱼饵料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甜菜渣非蛋白氮尿素缓释颗粒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