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继电器及其组合模块的网络化测试系统和分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1405.3 | 申请日: | 200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2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翟国富;周学;翟超良;徐乐;杨文英;卞先彬;黄勇;楚兵;李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哈科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崔东辉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继电器 及其 组合 模块 网络化 测试 系统 分析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测试技术,具体说就是一种继电器及其组合模块的网络化测试系统和分析方法。
(二)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当输入的物理量(电量或非电量)达到规定值时,其电气输出电路被接通(导通)或分断(阻断、关断)的自动运动电器,在生产过程自动化装置、电力系统保护装置、各类遥控和通信装置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是现代自动控制系统中基础的电器元件之一。在国防和航空航天的一些应用场合,各种具有继电控制功能的器件和相应电子线路被设计集成到一个组合(控制盒)模块中,它们具有系统需要的电流、电压控制功能,称这样的组合模块为继电器组合模块。继电器组合模块具有功能界限清晰,可靠性高,可扩展性强,检测、维护和保养方便的特点,应用越来越多。
电子设备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继电器所处的电磁环境日趋复杂,继电器的电磁兼容性能直接关系到设备的整体可靠性。在军用整机中继电器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如卫星电源转换、侦察设备开机、导弹姿态控制、火箭引燃以及军用设备的保护、告警、指示等。由于其重要作用,一旦某个继电器失效,将导致系统部分或全部功能丧失,如火箭控制和检测系统的故障可能导致整个发射失败。据统计,继电器是军用整机中最不可靠的几种元件之一,因此继电器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军用整机和武器装备可靠性的发展状况。那么如何提高继电器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电磁兼容性能成为继电器研究的重要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电子元器件或设备的测试过程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高,而测试对象的空间位置有时则较分散。这种发展趋势导致测试系统愈加庞大,测试任务愈加复杂,测试系统中各测试点之间以及测试点与中央管理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量越来越大,它们之间的配合也愈来愈紧密。基于这种需求,测试系统朝着网络化、现场化和远程化的方向发展。目前,针对继电器及其组合模块的电磁兼容性测试设备较为独立和分散,需要多台设备协调工作的试验无法完成,测试数据分散,不便于管理和维护。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继电器及其组合模块电磁兼容性测试中存在的多台协调工作和数据共享问题的继电器及其组合模块的网络化测试系统和分析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继电器及其组合模块的网络化测试系统,它是由受试对象单元1、传导辐射发射发生器单元2、继电器及其组合模块测试分析系统3和服务器端控制系统4组成的;受试对象单元1分别连接传导辐射发射发生器单元2、继电器及其组合模块测试分析系统3和服务器端控制系统4。
本发明还有以下技术特征:
(1)所述的受试对象单元1是由受试对象电源5、耦合/去耦网络6、受试对象7和受试对象模拟8组成的;受试对象电源5连接耦合/去耦网络6,耦合/去耦网络6连接受试对象7,受试对象7连接受试对象模拟8。
(2)所述的受试对象7是继电器和继电器组合模块。
(3)所述的传导辐射发射发生器单元2包括电磁传导发射发生器11和电磁辐射发射发生器12;电磁传导发射发生器11连接电磁辐射发射发生器12。
(4)所述的继电器及其组合模块测试分析系统3包括传导发射测试系统9、辐射发射测试系统10、继电器组合模块I/O时序模拟及检测系统13、继电器时间参数测试分析系统14和继电器动态特性及静态吸反力特性测试系统15;传导发射测试系统9、辐射发射测试系统10、继电器组合模块I/O时序模拟及检测系统13、继电器时间参数测试分析系统14、继电器动态特性及静态吸反力特性测试系统15互相连接;传导发射测试系统9、辐射发射测试系统10、继电器组合模块I/O时序模拟及检测系统13、继电器时间参数测试分析系统14、继电器动态特性及静态吸反力特性测试系统15分别连接受试对象7。
本发明继电器及其组合模块的网络化测试分析方法包括传导发射试验、辐射发射试验、传导发射敏感度试验和辐射发射敏感度试验。
本发明继电器及其组合模块的网络化测试分析方法还有以下技术特征:
(1)所述的传导发射试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服务器端控制系统4运行;
步骤二:传导发射测试系统9登录服务器端控制系统4;
步骤三:服务器端控制系统4控制受试对象负载模拟模块8或继电器组合模块I/O时序模拟及检测系统13,驱动受试对象7按照预定状态工作;
步骤四:传导发射测试系统9检测受试对象7工作过程中发射的传导干扰;
步骤五:试验数据存储并分析;
步骤六:根据试验结果得出结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14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