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多孔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71056.5 | 申请日: | 2009-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5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水;于显著;梁春永;肖张莹;张文娟;蔡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L27/46 | 分类号: | A61L27/46;A61L27/56;C03C3/1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陆艺 | 
| 地址: | 30013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多孔 修复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强度多孔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由下述步骤组成:
(1)多孔体制备
按质量百分比称取65-75%的β-磷酸三钙,10-20%的生物玻璃,10-20%的含3%molY2O3稳定的四方氧化锆粉体为固相,加入去离子水,使所述固相质量含量为66-70%,加入pH 值为9的聚丙烯酸铵为分散剂后,球磨,调配成料浆,所述分散剂与所述固相的比为 0.05~0.1ml/g,将孔径为200~500μm聚氨酯泡沫体完全浸泡于所述料浆中,完全浸泡,取 出,挤压出多余料浆,重复数次使料浆均匀涂覆于泡沫体孔壁,于空气中自然干燥,置于 程控炉或电阻炉中,以1℃/min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温至600℃进行拍胶,再以4℃/min 升至1300℃烧结2~4h,制得多孔体;
(2)将制得的多孔体浸泡于质量百分浓度为40%-50%的NaOH水溶液中10-14小时,用去 离子水超声清洗至pH值为6.5-7.5,100~120℃烘干即制成一种高强度多孔骨修复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多孔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生物 玻璃是用下述方法制成:
(1)将P2O5,CaO,Na2O和MgO,按其质量比为(62-41.4)∶(14.7-9.8)∶(18-12)∶ (5.30-3.50)的比例研磨混合均匀,缓慢加入去离子水,搅拌,至无气泡冒出,干燥后于 900-980℃熔融1-2小时,制得乳白色块状物体,研磨成粉体;
(2)对所述粉体进行如下热处理:700-720℃保温半小时,冷却至室温;升温至740-750 ℃保温1小时,再于800℃保温2小时,随炉冷却,得到成分为焦磷酸钠和酸钠钙镁盐的生 物玻璃;
(3)将所述成分为焦磷酸钠和酸钠钙镁盐的生物玻璃加入去离子水中,不断搅拌,除 去容器中上层清液,反复数次直至溶液pH为7-8.5,即制成一种生物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105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大米提取大米蛋白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雪蛤幼蛙在粤北地区的养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