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质瓷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0738.4 | 申请日: | 200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3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梁金生;王丽娟;秦学焕;汤庆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80 | 分类号: | C04B35/80;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胡安朋 |
地址: | 30013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骨质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海泡石矿物纳米纤维强韧化骨质瓷的制备 方法,步骤是:
第一步,海泡石预处理
将海泡石原矿经过选矿,水洗清洗,自然干燥,齿式破碎机粉碎成10~20mm颗粒, 然后经气流磨处理,得到海泡石矿物纳米纤维,其平均粒径为7μm;
第二步,坯料和坯体的制作
按重量百分比骨粉30~40%、莱阳土9~15%、钠长石15~20%、大同土5~8%、方子 土5~10%和龙岩土15~20%配比成为坯料原料,将该坯料原料投入球磨机加水球磨,在 该配比的坯料原料球磨到粒度为60~80μm后添加入由第一步海泡石预处理得到的海泡 石矿物纳米纤维重量百分比2~8%,之后继续球磨混料2~3小时,然后过筛、除铁、陈 腐由此制得坯料,将该坯料进行坯体成型、干燥和修坯,制得坯体;
第三步,坯体瓷化制得海泡石矿物纳米纤维强韧化骨质瓷
将第二步制得的坯体放入窑炉内烧结瓷化,窑炉烧结温度为1260~1280℃,煅烧时 间为9~10个小时,煅烧气氛为氧化气氛,使用窑炉为液化气梭式窑,冷却方式为自然 冷却,经过如此的煅烧和冷却最终制得海泡石矿物纳米纤维强韧化骨质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骨质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其第二步的加水球 磨工艺中,选用重量比为坯料∶磨球∶水=1∶2∶1;过筛为三次过筛,所用筛网眼大小 分别为120目、180目、200目;除铁磁场强度为1.1~2.0万高斯强度,陈腐时间为 15~25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骨质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第三步中骨质瓷烧 成的温度控制状况是:在600℃之前升温速度为6℃/min,在600-900℃之间升温速度为 5℃/min,在900-1200℃之间升温速度为3℃/min,在1200℃以上升温速度为2℃/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073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