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抛物线图解仪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0675.2 | 申请日: | 200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4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郝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亮 |
主分类号: | G09B23/04 | 分类号: | G09B23/04;B43L1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34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抛物线 图解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教学仪器,具体涉及一种抛物线图解仪。
二、背景技术
抛物线是高中数学课程里一部分很重要的知识,几乎每年的高考都有这部分内容,而且所占分值都较高。这部分知识,学生较难掌握,难以融会贯通,目前因为没有形象反映抛物线特征的教学仪器,老师们一般都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制作比较简易的教学仪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有的老师将拉链一边的端点固定在一个定点F上,将粉笔固定安装在拉链的拉锁头上,拉链另一边的端点滑动配合装在一根竖直的细杆L上,由另外一个人操作,使这条边能够始终与细杆L保持垂直的随着拉锁头的移动在细杆L上滑动,拉锁头在使拉链两边同时张紧的情况下拉开拉链时,带动固定安装在拉锁头上的粉笔绘制出抛物线,F点为抛物线的焦点,细杆L为抛物线的准线。还有一些绘制抛物线的方法,其结构基本相同,这些方法只能使学生看到一条不太精确的抛物线,无法显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数值关系,不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教学效果不很理想。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抛物线图解仪,其可根据给定的条件绘制出精确的抛物线。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抛物线图解仪,包括纵向滑动轨道1、精密直齿条5、轨迹笔11、直齿轮组合12、传动齿轮13、传动转向机构14,它是由纵向滑动轨道1、游标盒2、滚柱3、焦点转轴机构4、精密直齿条5、焦点齿条固定槽6、游标齿条固定槽7、电子坐标显示板8、安装箱9、电池驱动装置10、轨迹笔11、直齿轮组合12、传动齿轮13、传动转向机构14、底座15组成;纵向滑动轨道1与底座15连接,游标盒2与纵向滑动轨道1连接,滚柱3与游标盒2连接,焦点转轴机构4与底座15连接,两个精密直齿条5分别与焦点齿条固定槽6和游标齿条固定槽7连接,焦点齿条固定槽6与焦点转轴机构4连接,游标齿条固定槽7与游标盒2连接,电子坐标显示板8与底座15连接,安装箱9与直齿轮组合12连接,电池驱动装置10与安装箱9连接,轨迹笔11与直齿轮组合12连接,直齿轮组合12与焦点齿条固定槽6和游标齿条固定槽7连接,传动齿轮13与直齿轮组合12连接,传动转向机构14与安装箱9和传动齿轮13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了精密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可根据给定的条件绘制出精确的抛物线;采用了电子坐标显示板装置,能够将抛物线的顶点坐标、焦点坐标、准线位置以及抛物线在形成过称中自变量与函数的具体数值通过电子坐标显示板表示出来。将抛物线的定义、相关的概念、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明确的显示在电子坐标显示板上,让学生实际操作,通过显示出来的一组关联数字验证有关的公式,再用给定的数字代入公式经过演算与电子坐标显示板上显示出来的数值进行对照,使学生能够对抛物线的概念以及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一个形象的记忆,做到融会贯通,达到熟练掌握抛物线知识、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局部放大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抛物线图解仪,它是由纵向滑动轨道1、游标盒2、滚柱3、焦点转轴机构4、精密直齿条5、焦点齿条固定槽6、游标齿条固定槽7、电子坐标显示板8、安装箱9、电池驱动装置10、轨迹笔11、直齿轮组合12、传动齿轮13、传动转向机构14、底座15组成;纵向滑动轨道1与底座15连接,游标盒2与纵向滑动轨道1连接,滚柱3与游标盒2连接,焦点转轴机构4与底座15连接,两个精密直齿条5分别与焦点齿条固定槽6和游标齿条固定槽7连接,焦点齿条固定槽6与焦点转轴机构4连接,游标齿条固定槽7与游标盒2连接,电子坐标显示板8与底座15连接,安装箱9与直齿轮组合12连接,电池驱动装置10与安装箱9连接,轨迹笔11与直齿轮组合12连接,直齿轮组合12与焦点齿条固定槽6和游标齿条固定槽7连接,传动齿轮13与直齿轮组合12连接,传动转向机构14与安装箱9和传动齿轮1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亮,未经郝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06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