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来自汽车排气管的耐高温的好氧反硝化细菌C-2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0077.5 | 申请日: | 200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8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颖;林翠仪;池凌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玄真生物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R1/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来自 汽车 排气管 耐高温 好氧反 硝化细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微生物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优良微生物的选育。
背景技术
反硝化细菌是指能够将NO3-还原为气态氮的细菌,多为异养、兼性厌氧细菌,如反硝化杆菌、斯氏杆菌、萤气极毛杆菌等。它们广泛分布于土壤、厩肥和污水中。
反硝化机理
适宜的脱氮菌在有外加碳源的情况下,以氮氧化物为氮源,将氮氧化物同化合成为有机氮化合物,成为菌体的一部分(合成代谢),脱氮菌本身获得生长繁殖;而异化反硝化作用(分解代谢)则将NOx最终还原成氮气。
NOx中NO2和NO溶解于水的能力差别较大,因此净化机理也不同。NO不与水反应,溶解度很小,亨利系数17.1~31.4Pa(0~30℃),其净化途径可能有两条:一是NO溶解于水;二是被反硝化细菌吸附,然后在其氧化氮还原酶的作用下被还原为N2。NO2先溶于水形成NO3-、NO2-及NO,化学反应式为:
2NO2+H2O→HNO3+HNO2
3HNO2→HNO3+2NO+H2O
NO3-在微生物硝酸盐还原酶的作用下还原为NO2-,NO2-在亚硝酸盐还原酶的作用下再还原为NO,最后NO被吸附在微生物表面后,在氧化氮还原酶的作用下被还原为N2。
脱氮微生物的种类很多且差别较大。许多属都有脱氮种,其类型有异养脱氮菌、专性自氧菌和兼性自养菌。其中数量最多的异养脱氮菌,包括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杆菌属(Bacillus)、色杆菌属(Chromobacterium)、棒杆菌属(Corynebacrerium)、盐杆菌属(Halobacterium)、生丝杆菌属(Hyphomicrobium)、微球菌属(Micrococcus)、莫拉氏菌属(Moraxella)、丙酸杆菌属(Propionibacter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螺菌属(Spirillum)、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这些异养脱氮菌有些是专性好氧菌,有些是兼性厌氧菌,它们在好氧、厌氧或缺氧条件下,利用有机物进行脱氮。此外,还有少量专性和兼性的化能自养菌也能还原NOx。如硫杆菌属(Thiobacillus)中的脱氮硫杆菌(T.denitrificans)利用无机基质,如H2、H2S和S、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等作为氢受体,能在厌氧条件下利用NO3-或NO2-作为氢受体,使处于还原价位的含硫化合物氧化,而把NO2-和NO3-还原成N2。
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发现
20世纪80年代,Robert son等人报道了好氧反硝化细菌和好氧反硝化酶系的存在,并证实了泛养硫球菌Thiosphaera pantot ropha(现更名为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 denit rif ications)在生长过程中,O2和NO3-共同存在时,其生长速率比两者单独存在时都高。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细菌好氧反硝化的存在,并发现了一些在有氧条件下有较高反硝化率的细菌。
好氧反硝化细菌作用机制的电子理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玄真生物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玄真生物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00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