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PEG到H.264/AVC视频编码转换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69914.2 | 申请日: | 2009-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1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昱;王立;汪奇;段继忠;徐岩;汪少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N7/26 | 分类号: | H04N7/26;H04N7/5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素兰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mpeg 264 avc 视频 编码 转换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视频编码技术,特别是涉及利用软件方法实现两种视频编码的转换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数字视频编码技术发展迅速,多媒体应用领域呈现出多种标准共存的局面。H.264/AVC作为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和ISO/IEC联合完成的最新视频编码标准,采用了一系列更加复杂而有效的视频压缩算法,与先前的编码标准相比,压缩性能明显提高。此外,H.264/AVC还具有抗误码性能强,易于适应网络环境和网络接口多样性等优点。H.264/AVC标准将在数字电视、IPTV以及移动多媒体服务等领域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H.264/AVC标准的产业化才刚刚起步,符合H.264/AVC标准的数字多媒体资源还非常少,实际应用中急需可以提供H.264/AVC格式的硬件或软件产品,相对于提供硬件来说,利用软件的方法实现将目前应用普遍的MPEG编码转换为H.264/AVC格式是更为有效和经济的技术手段,这也成为本发明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MPEG到H.264/AVC视频编码转换系统,在现有MPEG视频编码系统中,利用软件实现MPEG编码到H.264编码的转换,以及实现大量MPEG-2格式的码流共享为H.264/AVC格式。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MPEG到H.264/AVC的视频编码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MPEG节目流或传输流首先经过MPEG系统层解复用模块,解复用后分别提取出MPEG视频数据、音频及其他数据;解复用得到的MPEG音频数据及其他数据直接送入后端的MPEG系统层复用模块;而解复用输出的MPEG视频数据通过编码转换器被转码为H.264格式,然后送入MPEG系统层复用模块,编码转换器将输入的MPEG码流完全解码到像素域,再进行H.264编码;编码转换器包括频域帧内模式判断模块和运动矢量MV重用&优化及频域宏块模式判断模块;其中频域帧内模式判断模块利用输入码流的VLD解码再反量化后的DCT系数进行帧内预测模式判断;运动矢量重用&优化子模块和频域宏块模式,其中运动矢量重用&优化子模块将MPEG-2码流中的整像素运动矢量MV直接作为H.264的整像素运动矢量MV,再通过快速运动矢量优化算法获得1/4精度的运动矢量MV;频域宏块模式判断子模块则通过MPEG-2解码宏块判断H.264宏块参数。
所述频域帧内模式判断模块的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判断预测宏块的大小采用Intra_16x16还是Intra_4×4:
1)计算预测宏块各子块的DC系数的均方差Msd(DC),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99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SP/CP的业务容器系统
- 下一篇:家庭智能视频网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