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式攀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9847.4 | 申请日: | 200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1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巫佑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巫佑丰 |
主分类号: | A63B29/00 | 分类号: | A63B29/00;A63B6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钱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攀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攀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以多个基础构件相互接合组装成一攀岩本体的组合式攀岩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8所示,为现有的攀岩装置8,由图中可见,其是一体且依附于墙9的攀岩结构,而于攀岩装置8具有一攀岩面81,且设置有数个岩块82于该攀岩面81上。
由上述结构可见,现有的攀岩装置8为一体成型的设计,设计过程中即决定其攀岩装置8的造形,如于组装过程有需要对结构进行变化或者使用者欲调整结构以变换攀爬的难易度时,即难以改变原设计的造型,且无法移到他处再使用,由此可见实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组合式攀岩装置,借由基础构件做为攀岩装置组装的基体,且可依空间与造型进行设计组装,并可依装置结构的需求而拆换基础构件,使攀岩装置具有更多型态上的变化,变换时更为方便,且各个基础构件设计成可相互组合及拆卸的结构,因此可随时更换攀岩的场地,甚至方便收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组合式攀岩装置,其特征在于:一攀岩本体,该攀岩本体由多个几何立体结构的基础构件相互组合而成,各该基础构件分别具有至少一攀爬面,且具有至少一与相邻的基础构件相互固定的结合面,攀岩本体以各该基础构件的攀爬面相互组接构成至少一供攀爬的表面,此至少一表面于基础构件的攀爬面上设有供抓取的岩块。
前述的组合式攀岩装置,其中基础构件由至少一板体与数个支架所组成中空的结构,该板体的表面即形成该攀爬面,供设置该岩块,而各支架所围成的镂空的面则形成该结合面。
前述的组合式攀岩装置,其中板体的周缘及该支架开设有结合孔,供各该基础构件相互结合时,利用螺丝穿设于各对应的结合孔并锁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借由基础构件做为攀岩装置组装的基体,且可依空间与造型进行设计组装,并可依装置结构的需求而拆换基础构件,使攀岩装置具有更多型态上的变化,变换时更为方便,且各个基础构件设计成可相互组合及拆卸的结构,因此可随时更换攀岩的场地,甚至方便收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攀岩本体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攀岩本体攀爬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攀岩本体另一型态变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攀岩本体又一型态变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基础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另一基础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又一基础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现有攀岩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6,图中所示为本发明所选用的实施例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组合式攀岩装置,其具有一攀岩本体1,此攀岩本体1由多个基础构件2相互组合而成,各基础构件2分别具有至少一攀爬面21以及至少一结合面22,任一基础构件2间以该结合面22与相邻的基础构件2的结合面22相互结合并固定,且该攀岩本体1以各基础构件2的攀爬面21相互并接,以构成至少一供使用者攀爬的大面积的攀爬面11,该大面积的攀爬面11上设有供使用者攀爬的岩块3。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运用多个正方形立方体的基础构件2以及具有半弧面结构的基础构件2A组合构成一L形墙面的攀岩本体1,且该攀岩本体1由各基础构件2、2A的攀爬面21相互并接构成双面具有大面积的攀爬面11,利用该大面积的攀爬面11上的岩块3,即可供使用者攀爬来训练攀岩动作及运动。
由于该攀岩本体1由多个基础构件2组成,因此可随意组合成各种型态,如图3所示,其运用多个正方形立方体的基础构件2以及三角形立方体的基础构件2B组合构成一中空柱体的攀岩本体1,且该攀岩本体1由各基础构件2、2B的攀爬面21相互并接构成四面具有大面积的攀爬面11,可同时供数名使用者攀爬,另外,亦可只运用多个正方形立方体的基础构件2组合成一面可立于地面的攀岩本体1,当然,本发明可组合出攀岩本体1的型态众多,并不以前述的型态为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巫佑丰,未经巫佑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98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