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水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9815.4 | 申请日: | 2009-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8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宗政;庞金钊;张德强;陈晓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塘沽区鑫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C02F3/34;C02F1/78;C02F1/7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451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地区大多处在干旱或半干旱状态,水资源已经紧张到了成为制 约我国一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一方面水资源匮乏,另一方面大 量未经处理的污水无法使用,而且还对环境和地下水形成严重的污染。在全 球致力于环境保护的大氛围下,国内外已经开发出多种污水处理设施,既可 处理污水,还可将污水处理后再次利用,既缓解了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又将 对环境的危害降至最低。目前,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设施从满足大中城市污水 处理的污水处理厂,到生活小区、学校、机关等小范围污水处理的装置,大 多采用钢筋水泥搭建的固定式槽体埋于地下,通过管道连接到各地区,节省 了地面空间,但因其无法移动而不能处理临时工地、应急事故以及防灾、减 灾等非固定污水的处理,并且因铺设管路还要花掉大笔的建设费用。
经过检索发现专利号为200820006086.9,公开号为CN201169556Y,专利 名称为:移动式污水处理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其说明书中公开了一个如货柜 般的箱体作为槽体,用隔板将槽体分隔成污水区和净水区,污水区两侧上端 处相对应排列设有多个插掣过滤膜用的容掣槽,过滤膜为一种薄膜生物处理 程序的超过滤薄膜膜组,污水经过各过滤膜的层层过滤形成净水,流向净水 区,过滤出的沉积物沿污水区底端向槽体外设置的沉积物导出口排出。该移 动式污水处理装置解决了上述因无法移动的问题。但该装置处理的污水要经 过多层过滤才能形成净水,所用的过滤膜极易污染,运行费用较高,增加了 污水处理成本,程序比较复杂,同时过滤出的污染物排出槽体,又形成了新 的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该装 置在满足就地取水、就地处理、就地回用,无需铺设管路建设费用的同时, 还可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保证处理后的水质满足指标要求,并且能够减少 污水处理后污染物的排放量,确保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完成减排指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器,反应器一端接有进水口、另一端接有出 水口,用隔板将反应器内自进水口至出水口依次分隔出集水槽、反应单元和 清水池,用隔板将反应单元内自邻近集水槽一端始依次分隔为至少一个厌氧 池、至少一个好氧池、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二沉池和催化氧化池,反应单 元各池中有过水装置。
而且,集水槽下方空间内曝气风机、进水泵、臭氧发生器和二氧化氯发生 器;曝气风机通向好氧池和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臭氧发生器通向臭氧催化 氧化池;二氧化氯发生器通向清水池。
而且,好氧池和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有与曝气风机连接的曝气管,曝气 管上有曝气管调节阀门,曝气管的端口分别位于好氧池和移动床生物膜反应 器中底部,并连接有曝气盘。
而且,厌氧池中的过水装置由水平固定在隔板上、底部带有孔的厌氧布水 槽和垂直位于厌氧布水槽底部孔下端的厌氧布水管构成;与厌氧池相邻好氧 池中的过水装置为水平固定在隔板上的好氧布水槽;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 过水装置为与好氧池连通的过水口,二沉池的过水装置为一端口位于移动床 生物膜反应器、另一端口连接在二沉池中心管上的二沉池进水管;如果有两 个以上好氧池,则相邻隔板上的过水口即为过水装置。
而且,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的悬浮填料比重接近于水。
而且,二沉池底部有存放临时水管和泵的泵室和二沉池排泥口。
而且,各池侧面下端有放空口。
而且,反应器安装在机动车上或埋在地下。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用隔板将一个箱式或罐式反应器分隔成进水、反应、出口的一 体化装置,有效提高了反应效率;经过一个以上厌氧池、一个以上好氧池、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二沉池和催化氧化池多次反应,大幅提高了处理后的 水质;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提高处理能力、无污泥膨胀,减少了污水 处理后污染物的排放,同时省掉了大笔铺设管路建设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塘沽区鑫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市塘沽区鑫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98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靶材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帘子线线圈的加工工艺及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