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式气体分布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69666.1 | 申请日: | 2009-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7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 发明(设计)人: | 孙津生;高红;王艳红;任吉超;田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D3/14;B01D53/1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丽英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气体 分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式气体分布器,是化工领域中广泛使用的塔器的气相及气液两相的进料分布设备。
背景技术
塔器是炼油、化工等领域中广泛应用的设备。随着填料塔技术的成熟,大型填料塔已逐渐应用于精馏吸收等单元操作中,气体在塔内的均匀分布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于大直径、浅床层、低液气比的填料塔,气体分布器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填料塔的分离效率和产品质量。
目前,在工业中应用广泛的气体分布器有多孔直管式、直管挡板式、双列叶片式、切向环流式等。对于管式分布器由于气体从不同的开孔流出的速率不同,所以很难达到均匀分布气体的目的。而其它的气体分布器则存在气流中液滴夹带量大、气流阻力大、分布器上方存在气体涡流而使分布不均匀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改变气体流向,达到降低压降、气体均匀分布的复合式气体分布器。
本发明的一种复合式气体分布器,它包括在其侧壁上沿其径向开有进料口的内筒、焊接在所述的内筒顶端的顶端环板,在所述的内筒内部沿所述的进料口的方向设置有其横截面从大至小变化的梯形的双列叶片导流装置,所述的双列叶片导流装置包括以所述的进料口纵轴截面为对称面对称的设置在其两侧的左右两列至少一层导流叶片,所述的相邻层的上下导流叶片之间分别通过左右连接板相连、所述的顶层和底层的导流叶片分别与上下盖板相连、所述的上下盖板以及左右连接板通过螺栓与所述的顶端环板相连,多块折流板以内筒的中心截面为对称面相互对称地连接在内筒的外壁上。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气体在本发明中的折返流使得只有一部分气体经折流板4的导流变向,和塔底相碰撞变向通过内筒2向上流动,所以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气体流动过程产生的压降。
2.本发明中的折流板4的长度是由距进料口的远近决定的,离进料口近的折流板4短即其圆弧形叶片和顶端环板3的距离大;反之,离进料口远的折流板4长,即其圆弧形叶片和顶端环板3的距离小。这种轴向层次化分布的折流板4可以使气体在导流以后径向分布更加均匀。
3.本发明中的双列叶片导流装置内腔呈梯形,离进料口近处宽度大;反之,离进料口远处宽度小,这种梯形结构可以使得离进料口不同距离处的压力尽量相等,从而保证气流均匀。
4.本发明中的导流叶片5,其直板部分安装时沿与进料口的轴线方向呈8°-12°设置,然后经过弧形部分的导流以近似垂直与进气方向的方向流出,从而保证气流的径向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复合式气体分布器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复合式气体分布器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分布器的双列叶片导流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的本发明的一种复合式气体分布器,它包括在其侧壁上沿其径向开有进料口的内筒2、焊接在所述的内筒2顶端的顶端环板3,在所述的内筒2内部沿所述的进料口的方向设置有其横截面从大至小变化的梯形的双列叶片导流装置,所述的双列叶片导流装置包括以所述的进料口纵轴截面为对称面对称地设置在其两侧的左右两列至少一层导流叶片5,所述的相邻层的上下导流叶片5之间分别通过左右连接板7相连、所述的顶层和底层的导流叶片5分别与上下盖板6相连、所述的上下盖板6以及左右连接板7通过螺栓与所述的顶端环板3相连,多块折流板4以内筒2的中心截面为对称面相互对称地连接在内筒2的外壁上。
所述的折流板4可以为圆弧形、矩形或者下部为矩形叶片并且在所述的矩形叶片的顶部连接有圆弧形的导流板。
优选的,离进料口越近的折流板4选择长度越小的折流板,即使得其圆弧形叶片和顶端环板3间距大;反之,离进料口越远的折流板4选择长度越大的折流板,即使得其圆弧形叶片和顶端环板3间距小,这种轴向层次化分布的折流板4可以使气体在导流以后径向分布更加均匀。所述的折流板4优选的下端平齐并延伸至内筒2下端外100-200mm,这样可以更好的导流。
所述的导流叶片5在左右连接板7上最好分别等间距排列或等比例间距排列,所述的导流叶片通常按照0.8m-1.2m的高度作为一层为宜,其间距一般为400-700mm。
所述的导流叶片最好由彼此对称设置的左右直板部分和连接在所述的左右直板部分之间的弧板部分组成,左右导流叶片的外侧最好分别伸出所述的连接板设置,这样可以更好的导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96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生物样本中是否存在被分析物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天然鸭肉味香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