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芯-壳结构的聚偏氟乙烯/聚碳酸酯超细纤维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9433.1 | 申请日: | 200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6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袁晓燕;那海宁;刘希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8/10 | 分类号: | D01F8/10;D01F8/16;D01D5/3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小静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聚偏氟 乙烯 聚碳酸酯 纤维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芯-壳结构的聚偏氟乙烯/聚碳酸酯超细纤维,其特征在于它是以聚碳酸酯和聚偏氟乙烯为原料,加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苄基三乙基氯化铵,按照聚偏氟乙烯质量比/聚碳酸酯=7-9/1-3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苄基三乙基氯化铵是聚碳酸酯和聚偏氟乙烯总质量的5-20wt%及1-4wt%,所得纤维直径为300~500nm,具体工艺步骤:聚碳酸酯的DMF/THF混和溶剂的溶液中加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苄基三乙基氯化铵,然后加入聚偏氟乙烯和溶剂DMF,搅拌得到分散液作为电纺液,该电纺液注入到静电纺丝装置中进行电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壳结构的聚偏氟乙烯/聚碳酸酯超细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碳酸酯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1万,聚偏氟乙烯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1~35万。
3.一种芯-壳结构的聚偏氟乙烯/聚碳酸酯超细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的步骤:
1)取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1万的PC,加入适量的DMF/THF混和溶剂,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成透明溶液,向其中加入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5~3.5万的PMMA或苄基三乙基氯化铵(BTEAC),30~45℃下继续充分搅拌至均匀,得到透明的混和溶液;
2)取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1~35万的PVDF,加入DMF,于30~45℃下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成透明溶液;
3)步骤1)得到的PC混合溶液逐滴加入到PVDF的溶液中,继续搅拌1h后得到含PMMA或BTEAC的PVDF/PC分散液,称为电纺液,将该电纺液注入到静电纺丝装置中的注射器中,在电压为12kV、溶液流量为0.4mL/h、接收距离为15cm的条件下进行电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94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