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自动脱水的水分转移装置及操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9423.8 | 申请日: | 200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6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马德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6B5/16 | 分类号: | F26B5/16;F26B2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 丽 |
地址: | 300072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自动 脱水 水分 转移 装置 操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料脱水技术中的水分分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实现自动吸水-脱水的连续自动脱水的水分转移装置的操作方法,用于物料表面水分的分离。
背景技术
物料脱水是最古老的单元操作,根据水分分离原理的不同,一般分为机械脱水、热干燥脱水和电渗透脱水(简称电脱水)。其中,热干燥脱水属于深度脱水,利用热能使水分发生相变完成分离,可分离物料中的全部类型水分,但耗能较高;机械脱水主要通过物理过程完成水分的分离,主要分离自由水分,耗能较少,但脱水率较低;电脱水是利用外加直流电场增强物料的脱水能力,由于将脱水作用直接发生在物料颗粒的内、外表面,同时脱出自由水分、间隙水分和部分表面结合水分,因此脱水率较高,但耗电量较大。
申请者在脱水实验和研究中发现,机械脱水和电脱水过程还存在一个直接影响脱水效果的重要问题,即当压滤或电场脱出水分聚集到滤布侧或物料表面时,主要借助自身的重力克服滤布或者物料对水分的吸附。如果分离出来的聚集水分较少,将难以进行有效的重力分离。如果希望提高脱水效率,则需要提高机械压力或电场电压、延长脱水时间,以增加物料表面的脱出水分,进而产生足够重力作用实现最终的分离。这样,脱水效果受到很大限制。因此,需要对原有机械脱水和电脱水技术进行创新,特别是脱出水分与物料的有效分离和转移,并能够保持连续操作,以提高脱水效率。
采用吸水材料可以实现物料表面水分的转移,但吸水材料饱和后需要脱水再生,以实现重复使用。目前,常规上多采用间断过程,即材料的吸水和脱水过程间断进行,如果实现连续则需要两组吸水材料交替完成吸水和脱水过程,增加了材料用量,加大了系统操作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以自动脱水再生的水分连续转移装置,利用两个圆筒中间的吸水材料进行吸水,并通过两圆筒的偏心布置实现连续脱水再生,有效转移物料表面脱出水分,可用于机械脱水和电脱水等物料分离设备中,有效节省脱水成本,提高脱水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连续自动脱水的水分转移装置,有两个圆桶是套筒偏心设置,两个圆桶之间放置有吸水材料,吸水材料的厚度大于两个圆套筒之间的最小距离;两个圆桶连接有驱动装置。
所述的驱动装置是:通过“L”形支架连接方式使各自独立旋转;或通过机械结构同方向联动旋转;或外侧圆筒利用吸水材料摩擦作用带动内筒旋转。
吸水材料充满两个圆筒之间的空间,或紧贴外侧圆筒内壁且厚度大于两圆筒最小间距。
外侧圆筒上面是带孔,或加工成格栅状通道,或网格状通道。
本发明的连续自动脱水的水分转移装置的操作方法,将物料或待转移水分与外侧圆筒相接触,接触位置靠近两圆筒间距最大方位处,水分通过外侧圆筒与吸水材料接触后被转移到吸水材料中,完成吸水分离过程;当吸水材料旋转至两圆筒距离最小位置时,通过挤压将吸水材料中的水分脱出并借助重力从圆筒中分离出去,完成脱水再生过程。
本发明中的两个圆筒要求套装,长度为1-3m,外侧圆筒要求足够的孔隙,开孔率在10%-80%。吸水材料为弹性海绵状物质,其材料可以为聚乙烯醇(PVA)、聚胺酯(polyurethane)等,但又不仅限于该类物质。
利用该装置可以有效分离物料表面水分,不仅可以用于常规物料脱水,还可以有效解决机械脱水和电脱水中物料表面吸水问题,进而提高脱水效率,降低脱水成本。特别是在电脱水过程中,采用该装置可以节省电能消耗10%-30%,脱水效率提高30%-50%。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示意图;
图2:实施例2示意图;
图3:实施例3示意图;
其中:1.外侧圆筒 2.内侧圆筒 3.吸水材料 4.“L”形支架5.脱水物料 6.支撑轮 7.外侧圆筒转轴 8.内侧圆筒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内侧圆筒2置于外侧圆筒1内部且偏心放置,内侧圆筒转轴8位于外侧圆筒转轴7下方,圆筒长度为2m,内外圆筒中间塞满吸水材料3,外侧圆筒1上开有孔洞,开孔率为10%,两圆筒通过“L”形支架4连接,并通过联动装置同方向联动旋转。工作时,物料5被放置在外侧圆筒1上面,水分通过外侧圆筒1上面的孔洞与吸水材料4相接触后被转移至圆筒内部,当吸水材料4旋转至圆筒下方时,由于内外圆筒间距较小,可以对吸水材料4进行挤压,完成脱水过程。本例中的吸水材料4采用聚乙烯醇(PVA)制作成弹性海绵状物质。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94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移印机的供墨设备
- 下一篇:薄膜节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