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报警的钢丝栅组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68633.5 | 申请日: | 2009-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2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克林 |
| 主分类号: | G08B13/00 | 分类号: | G08B13/00;G08B13/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报警 钢丝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丝栅产品,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防盗报警功能的钢丝栅组。
技术背景
随着安防市场的不断扩大,各类安防产品不断更新。但常见的栅栏在使用过程中也有其不便之处,更具体的说由于传统栅栏的易破坏性使得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受到一定威胁,而电子栅栏的单一功能也使得安防受到一定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上述栅栏的缺陷与不足,并为此提供一种具有防盗报警功能的钢丝栅组。该钢丝栅组具有防破坏、防入侵报警功能,能在钢丝栅被剪断、被撑开、受到震动、检测到入侵时产生报警及拍照记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报警的钢丝栅组,包括栅线组、监控盒、数据收集器、监控端,其中所述的栅线组由多组框架组成,所述的框架间设有栅线及栅线端头,其特征是,所述的栅线端头内设栅线调节螺母及压力传感器,框架外设入侵感应器、振动传感器、摄像/拍照记录装置;所述的栅线通过栅线端头内的栅线调节螺母固定并调节栅线的张力,所述的栅线调节螺母连接压力传感器,所述的栅线端头嵌于框架内,所述多组框架内栅线端头的压力传感器、框架外的入侵感应器、振动传感器、摄像/拍照记录装置通过导线接入所述的监控盒;所述的监控盒内设处理器、压力检测模块、数据收发模块、报警电路,所述的处理器为各组框架编号并通过所述压力检测模块检测栅线调节螺母传递给压力传感器的栅线张力信号、通过辅助电路控制所述入侵感应器检测物体靠近情况、及所述振动传感器检测框架的振动情况,还通过辅助电路控制所述摄像/拍照记录装置、报警电路工作及控制数据收发模块与所述数据收集器建立网络及进行数据、控制指令的交流;所述的数据收集器包括处理器、数据收发模块、数据转发模块,所述数据收集器内的处理器通过周边电路控制数据收集器内的数据收发模块同时与多个监控盒内的数据收发模块进行网络连接及数据、控制指令的交流,并通过所述数据转发模块与所述监控端建立相连的网络;所述的监控端通过与所述数据收集器内数据转发模块建立的网络实现对数据收集器内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并发送控制指令。
所述的栅线为具有一定抗拉强度的金属丝、金属绞线、金属链,或具有一定抗拉强度的非金属丝、绞线。
所述的振动传感器为简易振动探测器、麦克风振动探测电缆系统、振动光缆探测系统、惯性振动探测系统。
所述入侵感应器为红外探测系统、无线电制导雷达、埋地泄露电缆、微波反射探测器、静电场系统、视频移动探测系统、地面雷达。
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为压敏电阻或压力开关。
所述监控盒内的压力检测模块为电压检测模块或电阻检测模块。
所述的数据收集器内的数据收发模块与监控盒内的数据收发模块建立的网络包括有线网络及无线网络,其中所述的无线网络包括WLAN、3G、GSM、GPRS、CDMA、无线电。
所述的数据转发模块与所述监控端建立相连的网络包括有线网络及无线网络,其中所述的无线网络包括WLAN、3G、GSM、GPRS、CDMA、无线电。
所述的报警电路包括声音报警、闪光报警。
本发明的一种可报警的钢丝栅组与现有的栅栏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所述的一种可报警的钢丝栅组可通过多种入侵检测方式检测入侵后产生报警及远程提示功能。
(2)所述的一种可报警的钢丝栅组在报警时能通过摄像装置拍照。
(3)所述的一种可报警的钢丝栅组可方便的根据所需防护的长度任意组合。
(4)所述的一种可报警的钢丝栅组可为各组框架编号,出现异常情况时能根据框架编号确定异常地点的位置。
(5)所述的一种可报警的钢丝栅组网络结构简单,可使用较少的造价相对昂贵数据收集器即可实现大范围周界数据采集。
附图说明
图1一种可报警的钢丝栅组正面外观示意图;
图2栅线端头细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构思是通过栅线调节螺母5调节栅线11张力并通过检测栅线调节螺母5传递给压力传感器7的栅线11张力信号变化,结合振动传感器9及入侵感应器8的信号反馈,从而达到防盗、防破坏报警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克林,未经徐克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86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