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用保水剂连续生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8460.7 | 申请日: | 2009-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6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周桂英;商平;赵瑞华;刘美荣;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2/20;C08F2/01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闫俊芬 |
地址: | 30022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用 水剂 连续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合成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农用保水剂连续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保水剂的制备存在多种制备工艺,主要有水溶液原位聚合法、喷雾干燥聚合法、喷料转鼓式聚合干燥法、反向悬浮聚合法等。
ZL200620096124.5公开了一种新型保水剂生产装置,该生产设备包括有混合反应器、分散器、高位槽、聚合室、粗断机、造粒机、沸腾干燥室和粉碎包装机,混合反应器与分散器相配合,分散器通过管道与高位槽相连,高位槽出口与聚合室相连通,聚合室与粗断机相连,粗断机、造粒机、沸腾干燥室和粉碎包装机依次通过输送带相连。该设备虽然能够实现连续生产,但设备相对复杂,需要参加较多的操作人员。
目前国内还没有出现采用原位聚合、两次接枝聚合法来制备保水剂的生产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原位聚合、两次接枝聚合法来制备农用保水剂的连续生产装置。
本发明一种农用保水剂连续生产装置,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所述反应釜体内设置搅拌轴,搅拌轴连接电机;所述反应釜体底部出料口设置阀门,筒体进料口位于反应釜体底部出料口下方,所述筒体内设置搅拌轴,搅拌轴连接动力皮带轮,搅拌轴依次设置输送装置和造粒装置,筒体出料口设置粒度调整手柄;筒体出料口一侧设置烘干装置,烘干输送装置位于烘干装置下方。
本发明反应釜体为锥型。所述反应釜搅拌轴连接变速电机。所述烘干装置采用的热源为太阳能、风能或乳化燃料中的一种或它们之间两种的组合。
本发明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装置结构相对简单,设备占地面积小,部分设备使用天然能源,适应环保的要求。
2.本装置可以实现连续入料、连续反应、连续造粒和出料,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反应釜体2内设置釜体搅拌轴3,反应釜体为锥型,釜体搅拌轴连接变速电机1,搅拌速度可以调整;所述反应釜体底部出料口设置阀门4,筒体6进料口位于反应釜体底部出料口下方,所述筒体内设置筒体搅拌轴7,筒体搅拌轴连接动力皮带轮5,筒体搅拌轴依次设置输送装置和带搅拌挤出轴9的造粒装置,输送装置由筒体搅拌轴7和输送搅拌叶片8组成;筒体造粒出口11设置粒度调整手柄10,使挤出造粒粒径在1-10毫米内可调;筒体出料口一侧设置烘干装置12,烘干装置采用的热源为太阳能、风能或乳化燃料中的一种或它们之间两种的组合,烘干输送装置13位于烘干装置下方。
使用本发明装置,可以将经处理的高环境矿物材料(含盐红土原土)与高分子材料放置于反应釜体内,在反应釜体内经过边中和反应边由控制阀门将物料排放到筒体输送、搅拌为一体的装置中,经过在筒体内连续接枝聚合反应、搅拌挤出造粒,经过输送带到烘干装置。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84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