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气氧化法合成橡胶硫化促进剂CZ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8416.6 | 申请日: | 200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1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洪学斌;尹红伟;张超义;王树华;王树领;王树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科迈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77/80 | 分类号: | C07D277/80;C08K5/46;C08L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气 氧化 合成橡胶 硫化 促进剂 cz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橡胶硫化促进剂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CZ)的合成方法,属于橡胶硫化促进剂CZ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橡胶工业的发展,硫化促进剂的研究与生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硫化促进剂在橡胶硫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大大加快橡胶与硫化剂的反应,提高生产率,同时也能改善硫化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CZ是目前橡胶工业必不可少的一种主要促进剂。促进剂CZ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后效性半超速促进剂,抗焦烧性能优良,加工安全,硫化时间短。文献(精细化工,2006,23:923)报道了催化氧化法合成CZ的方法。将促进剂M、环己胺、催化剂、水加入反应器中搅拌,使其成盐;用双氧水作为氧化剂进行反应,降温、抽滤、水洗、过滤、干燥得产品。此方法环己胺消耗量大,促进剂CZ的收率不高。文献(广西化工,1994,23:58)报道了促进剂CZ的快速合成方法。将促进剂M、环己胺、催化剂、水加入反应器中搅拌,使其成盐;用次氯酸钠作为氧化剂进行反应,抽滤、水洗、过滤、干燥得产品。此方法环己胺消耗量大,促进剂CZ收率低,并且在合成过程中要排放大量含盐废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气氧化法合成橡胶硫化促进剂CZ的方法,该方法母液循环套用,环己胺消耗量小,产品质量好、收率高,合成过程中没有“三废”排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加以实现:一种氧气氧化法合成橡胶硫化促进剂CZ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1.按摩尔比1∶2~7,将质量百分比为95~99%的促进剂MBT和质量百分比为10~28%的氨水加入到三口烧瓶中,在温度为35~45℃、搅拌速度为100~300转/分钟的条件下溶解。当MBT全部溶解后,将溶液加入到高压氧化釜中。用10~20克、质量百分比为10~28%的氨水溶解催化剂硫酸铜(催化剂与MBT的摩尔比为0.001~0.007∶1),加入到高压氧化釜中。在反应温度为40~70℃、搅拌速度为300~1000转/分钟的条件下,向高压氧化釜中通入氧气,在反应压力为0.2~0.7MPa的条件下反应1~5小时。按MBT与环己胺的摩尔比为1∶1~4,用恒压进样泵将质量百分比为97~99.5%的环己胺以0.5~3ml/分钟的流速加入到高压氧化釜中,继续反应,直至停止通氧后0.2~0.7小时,高压氧化釜压力不变,则反应到达终点。反应完毕后,将高压氧化釜的压力降至常压,抽滤后将母液存放到密封的烧瓶中,准备回用。将产品水洗、干燥得橡胶硫化促进剂CZ产品,产品纯度达到98%以上。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方法过程简单,易于工业化,由于母液循环套用,环己胺消耗量小,产品质量好、收率高,合成过程中没有“三废”排放。
具体实施方式
例1:
用苯胺与二硫化炭、硫磺在270~280℃,压力9~10MPa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生成质量含量为92%的MBT,提纯后得到质量百分比为95%的MBT。将50克MBT和97克质量百分比为10%的氨水加入到三口烧瓶中,在温度为35℃、搅拌速度为100转/分钟的条件下溶解。当MBT全部溶解后,将溶液加入到高压氧化釜中。用10克质量百分比为10%的氨水溶解催化剂硫酸铜0.04克,加入到高压氧化釜中。在反应温度为40℃、搅拌速度为300转/分钟的条件下,向高压氧化釜中通入氧气,在反应压力为0.2MPa的条件下反应1小时。用恒压进样泵将29克质量百分比为97%的环己胺以0.5ml/分钟的流速加入到高压氧化釜中,继续反应,直至停止通氧后0.2小时,高压氧化釜压力不变,则反应到达终点。反应完毕后,将高压氧化釜的压力降至常压,抽滤后将母液存放到密封的烧瓶中,准备回用。将产品水洗、干燥得橡胶硫化促进剂CZ产品。该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的纯度为98.3%。
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科迈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科迈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84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