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氰基-3-烷氧基-3’-芳甲胺基丙烯酸酯的合成及除草活性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68235.3 申请日: 2009-03-24
公开(公告)号: CN101659636A 公开(公告)日: 2010-03-03
发明(设计)人: 胡方中;古国贤;李春晖;李俊晓;杨华铮;高颖;邹小毛;刘斌;朱有全 申请(专利权)人: 南开大学
主分类号: C07C323/58 分类号: C07C323/58;C07D213/61;C07D307/12;C07D277/32;C07C255/30;A01N37/44;A01N43/40;A01N43/08;A01N43/78;A01P1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00071天津市卫津***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氰基 烷氧基 胺基 丙烯酸酯 合成 除草 活性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2-氰基-3-烷氧基-3’-芳甲胺基丙烯酸酯的合成及除草活性类化合物及其除草活性。

背景技术

自1956年Wessels第一次报道抑制光合作用的除草剂以来(Wessels J.S.C.,Van Der Veen R.Biochim. Biophys.Acta,1956,19,548),至今已近50多年的历史。光合作用光系统II(photosystem II,PS II)抑制剂, 是指抑制或阻碍光合作用光系统II中的电子传递的试剂。人们已经证实有许多除草剂是PS II抑制剂 (Bucher K.H.Pesti.Sci.,1972,3,89)。上个世纪80年代,Deisenhorfer等成功地分离并解析了绿色红假单 胞菌(Rps.viridis)光合反应中心结构(Deisenhorfer J.,Epp O.,Miki K.,et al.Nature,1985,318(12),618)。我 们根据绿色红假单胞菌光合反应中心L蛋白晶体结构,在同源蛋白结构比较的基础上,采用同源模建方法 建立了豌豆(Pisum sativum)光合反应中心32K蛋白(D1)的三维结构。2-氰基丙烯酸酯化合物(C)是一类特 殊的PSII电子传递抑制剂,有关这类电子传递抑制剂的研究表明:这类化合物在结构上细微的变化对希尔 反应抑制活性影响很显著。例如,酯基侧链中引入带有较大电负性的氧原子的醚结构基团,β位Z基团的 立体效应,以及芳环与胺基间的亚甲基数目,R基团的变化,都能明显的影响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抑 制Hill反应活性。

2-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C)的结构

根据上述模型,并结合Huppatz等人的成果(Huppatz J.L.,McFadden H.G.,Huber Marie-Luise,et al. Synthesis and Chemistry of Agrochemicals II,1992,187.),我们设计了2-氰基-3-甲硫基-3′-取代(苄)胺基 丙烯酸酯(酰胺)类化合物,生物活性测定后发现,该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光合作用抑制活性(杨华铮等, 有机化学,2001,21(11),923-932)。

高活性的抑制PS II的活性的分子中,Z基团一般为甲硫基、乙基、异丙基,Y基团为乙氧乙基,2- 四氢呋喃甲基等。目前,对R基团研究的很多,尤其是将杂环基团引入到氰基丙烯酸酯的结构中。 CN1246474A公开了含烃硫基吡啶甲胺基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及生物活性,发现氰基丙烯酸酯分子中 苯环变为吡啶环后,其除草活性大大提高。专利CN1483320A和CN101020677A公开了含杂环甲胺基丙烯 酸酯类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发现杂环甲胺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表现出很好的除草活性,还具有杀菌活性、 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及抗植物病毒活性。专利CN1594294A公开了氟代吡啶甲胺基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 及生物活性,发现该类化合物具有很高的Hill反应活性及除草活性。专利CN1603307A公开了氰基丙烯酸 酯衍生物及制备方法和生物活性,报道了该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和抗植物病毒活性。专利CN1760176A 公开了Z-2-氰基-3-(N-(S)-α-甲基对氟苄胺基)-2-戊烯酸乙氧乙酯合成及除草活性,室内及田间药效研究表 明:该化合物能够防除玉米点苗后阔叶杂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2-氰基-3-烷氧基-3’-芳甲胺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及除草活性。目前,氰基丙 烯酸酯类化合物的结构变化主要是在C结构的R基团中,对Z的研究几乎没有。本发明用烷氧基代替已 有的甲硫基、乙基或异丙基,合成了3-烷氧基-2-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A)。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 合物A在苗后处理时对阔叶杂草及禾本科杂草具有很高的除草活性。

其中,R1:C1-C6烷基、C1-C6烷氧C1-C6烷基、C1-C6烷氧C1-C6烷氧C1-C3烷基、取代苯氧乙基、 2-四氢呋喃甲基;R2:F,Cl,H,CH3,CH3O等;R3=H,CH3;R4:C1-C4的烷基;X=N,CH。

本发明化合物(A)的具体合成路线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82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