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水过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8085.6 | 申请日: | 2009-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0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邓忠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忠荣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钱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水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淡化海水的装置,尤指一种海水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首先,请参阅图6,其为一种现有的海水过滤装置8,其是由一供水泵81进行抽取海水至一前段过滤器82,以将颗粒较粗大的杂质先行过滤后,再传送到一可过滤细微杂质的后段过滤器83,以便过滤颗粒较细微的杂质,并于完成后再利用一加压泵84将经二次过滤的海水输送至一RO逆渗透系统85以进行淡化过滤,借此将海水过滤为淡水。
上述的海水过滤装置虽可将海水淡化成淡水,但淡化过程中,粗大以及细微等杂质于过滤时会累积在各该过滤器81、82内的滤材上,因此必须时常更换内部滤材以避免阻塞,而丧失过滤的效果,故滤材成本通常居高不下为其主要问题。
请再参阅图7,其是另一种现有的海水过滤装置91,其是依序借由一加热单元911、一淡化裂解单元912与一净化分馏单元913进行重复循环动作,并通过一设于该淡化裂解单元912内的分离还原器(图中未示)的多重淡化步骤与一设于该净化分馏单元913的分馏器(图中未示)的重复过滤净化过程,以将水份子内的元素裂解到最细微,以达到海水淡化及过滤净化的功效。
然此种海水过滤装置,必须通过该加热单元911进行加热,再借由该净化分馏单元913进行水蒸气的撷取,故整体设备造价昂贵为其最主要的问题。
再请参阅图8,其是再一种现有的海水过滤装置92,其于一离心筒921内设有数层相接的淡化层922,各淡化层922分别包括一不锈钢阴极电极片、一石墨阳极电极片及一极幔,而海水是从该离心筒921顶部入水口注入,而该不锈钢阴极电极片与该石墨阳极电极片则于旋转时将附着物向外推出,并借由电场和离心力的双重作用,使海水在该离心筒921内通过各该淡化层922,每层都有电极通电所产生的电场,以及离心作用所产生的力场,故使海水中的全部正离子向电场的阴极移动,而全部负离子都向电场的阳极移动,且通过极幔过滤离子,而使海水中的正负离子越来越少,而将海水过滤淡化为淡水。
然而,此一现有的海水过滤装置必须具备不锈钢阴极电极片、石墨阳极电极片,以及极幔等构件,且必须通过通电来产生电场,故相对于前述二种现有的海水过滤装置具有更高的设备及运作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海水过滤装置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进的海水过滤装置,其操作简便、成本低,并节省滤材的消耗,且可达成海水过滤淡化的效果。
为达到前述的目的,本发明包括:一本体,该本体是呈中空状,且于其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各该端面是呈封闭状使该本体内形成一容置空间,该第一端面设有至少二海水入口;该本体于该第二端面的中心处设置有导管,该导管亦呈中空状,且该导管是由该第二端面穿伸至该容置空间内,该第二端面于该导管外侧具有至少二海水出口,该导管内侧具有至少一淡水出口,该淡水出口供滤出的淡水流出该本体,且于该本体外接设有一淡水管路,该淡水管路衔接该导管并与该导管相连通;
一驱动单元,其是设置于该该本体第一端面外侧,且该驱动单元对应该第一端面中心处伸设一转轴,该转轴穿伸入该本体的容置空间内,且该转轴于该容置空间内由各该海水入口朝各该海水出口方向依序设有至少一抽水扇、至少一离心扇、以及至少一加压扇,该抽水扇是供吸取且导引海水由各该海水入口进入该容置空间内,该离心扇是利用离心力将海水中比重大于水分子的杂质利用离心力朝扇外甩出,而该加压扇是设置于该导管内,供导引经离心作用后的淡水经该淡水管路输出;
该抽水扇与该离心扇的最大外径是小于该本体容置空间的内径,且于该二径差所形成的空间定义为一浓水区以与该海水出口对应设置,该浓水区是供杂质含量较高的浓水由上往下流动,并与该海水出口连通供海水流出,而该抽水扇与该离心扇的最小外径是大于该导管的管径,且该加压扇的最大外径则小于该导管的内径;
一浮体,其是设于该本体与该驱动单元之间,供该驱动单元浮于水平面上,且该转轴穿经该浮体而穿设入该容置空间内。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海水过滤装置,借由海水由该本体第一端面的各该海水入口进入该本体的容置空间内,再经由该离心扇的运转而使该本体内的海水产生涡漩效应,以使比重大于水分子的物质朝扇叶外围散出,而比重小于水分子的物质则接近于该转轴,以使位于中心位置的水分子中杂质含量降低,且由该淡水出口经该淡水管路流出,而于浓水区中比重大于水分子且杂质含量较高的浓水则由各该海水出口流回海水中,本发明操作简便、成本低,并节省滤材的消耗,且可达成海水过滤淡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忠荣,未经邓忠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80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