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驱蛔素胃滞留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68050.2 申请日: 2009-03-06
公开(公告)号: CN101822665A 公开(公告)日: 2010-09-08
发明(设计)人: 陈建明;张悦;马晓慧;周水平;孙鹤;朱永宏;栗志文;张兰兰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1/357 分类号: A61K31/357;A61K47/32;A61K47/12;A61K47/26;A61K9/16;A61K9/22;A61J3/10;A61J3/06;A61P1/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00410 天津市北***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驱蛔素胃 滞留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驱蛔素胃滞留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胃内滞留剂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将药物长时间地滞留在胃内,所载的药物以一定规律缓慢释放出来,增加药物在胃及十二指肠的吸收程度,再经吸收后进入体循环,或在胃内局部发挥作用。固体制剂实现胃滞留的途径包括:①胃内漂浮滞留;②胃壁黏附滞留;③磁导向定位技术;④膨胀滞留。胃内滞留制剂在提高药物疗效以及降低药物毒性方面的优势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P.L.Bardonnet,V.Faivre,W.J.Pugh et al.Gastroretentivedosage forms:Overview and special case of Helicobacter pylori.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111(2006)1-18)。

自乳化释药系统(self-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EDDS)是由油相、表面活性剂和(或)辅助乳化剂形成的均一透明的含有药物的溶液,在胃肠道内或环境温度及温和搅拌的情况下,就能自发乳化成乳剂。由于SEDDS形成的乳剂有较大的油/水界面,对那些因溶解度较小而影响吸收的药物,可提高药物吸收的速度和程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驱蛔素为藜科藜属植物土荆芥种子挥发油中分离的成分(含量20~80%),是中药荆花胃康胶丸的主要有效成分。体外抑菌实验已经证实,驱蛔素对于引起胃溃疡发病的幽门螺杆菌有强的抑制作用,对胃溃疡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体外具有抑制小肠平滑肌收缩作用(Okuyama et al.,Chem Pharm Bull,1993,41:1309;MacDonald et al.,Journal ofEthnopharmacology,2004,92:215),可减轻消化性溃疡引起的疼痛。

由于驱蛔素系中药挥发油,口服吸收差,生物利用度较低,很难在胃肠道内长时间滞留,故亟需研发既能提高其口服吸收又能延长其胃内滞留时间的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途径,高吸收的胃滞留给药制剂。

本发明在胃滞留原理的基础上,又将滞留原理与自乳化原理二者结合,将胃内漂浮与胃粘膜黏附途径结合起来,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驱蛔素固体自乳化胃滞留制剂,该胃滞留制剂既具备胃内漂浮特性又具备粘膜黏附特性。

本发明又提供了该胃滞留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本发明的驱蛔素胃滞留制剂,由驱蛔素为主药,与药学上可接受固体辅料制成,所述的制剂具有胃内漂浮特性又具有粘膜黏附特性。

本发明的制剂是由按重量百分比的驱蛔素5-40%,固体辅料60-95%制成。

本发明所述的驱蛔素为中药藜科藜属植物土荆芥种子挥发油中分离的成分(含量20~80%),其可以是经过中药挥发油常规提取,精制而成,还可以市购,其有效成分驱蛔素含量符合用药标准即可。

本发明所述的制剂包括但不限于胃滞留微丸剂、胃滞留片剂、或胃滞留微球剂,或将胃滞留微丸剂再进一步制成片剂、胶囊剂或其它口服制剂等。本发明优选制剂为驱蛔素胃滞留微丸剂和驱蛔素胃滞留片剂。

本发明优选驱蛔素胃滞留片剂,其是由驱蛔素、吸附剂、亲水性凝胶材料、黏附材料、稀释剂、润滑剂和/或少量的表面活性剂组成。

进一步优选固体辅料为吸附剂10%-30%(W/W)、亲水性凝胶材料10%-45%(W/W)、黏附材料10%-20%(W/W)、稀释剂5%-30%(W/W)、润滑剂0%-5%(W/W)。

本发明片剂所述的吸附剂为制剂重量的10-30%,包括但不限于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105、山嵛酸甘油脂、甘油棕榈酸硬脂酸酯、碳酸钙、硅酸钙、磷酸钙、氧化镁、碳酸镁、硅酸镁、氢氧化铝凝胶粉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吸附剂为微粉硅胶、山嵛酸甘油脂、甘油棕榈酸硬脂酸酯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其中微粉硅胶作为吸附剂不仅用量少,而且吸附后物料的流动性较好,便于片剂的压制;而山嵛酸甘油脂、甘油棕榈酸硬脂酸酯既是吸附材料,又是助漂材料,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阻滞作用,制成片剂后,其漂浮性能批间重复性良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80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