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独立分量自动聚类处理的脑电信号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67816.5 | 申请日: | 2009-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8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綦宏志;朱誉环;明东;周仲兴;万柏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F3/01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国威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独立 分量 自动 处理 电信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自发脑电背景中分离并提取诱发脑电信号,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独立分量自 动聚类处理的脑电信号处理方法。
技术背景
脑电信号是非平稳的随机信号,它们非常微弱,随机性强,并且有很强的背景噪声。因 此,对它们的提取、分析和识别都有相当的难度。脑-机接口技术是人脑与计算机或其他电子 设备之间建立的直接的交流和控制通道,通过这个通道,人们可以直接使用思维来控制外部 设备,而不需要任何的身体动作。它是通过对脑电的特征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处理和识别, 来实现人们所预期的功能。人们对它的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脑 电信号的各种成分的分析,其中的核心技术也是难点就在于提取和识别特征的脑电信号。
由事件相关刺激引起的诱发脑电信号是研究大脑认知、感觉、操作等功能性活动的主要 手段之一,但由于脑电信号中诱发成份的强度一般低于自发成份的强度,因此往往需要采用 多组相同刺激来进行重复刺激实验,并对采集信号进行多种处理,使诱发脑电的信噪比得到 提高之后才能用于后续分析。
独立分量分解(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技术即是一种近来得到广泛应用 的诱发脑电信号提取技术,它可以将不同来源的脑电信号进行分离,提取与靶刺激相关的诱 发成份用于进一步分析。然而通过传统的ICA分解所得到的独立分量是随机排序的,如何剔 除自发分量、提取与靶刺激相关的诱发分量、消除噪声源对应的干扰分量等工作没有成熟有 效的方法,往往依赖于使用者的主观经验,这使得ICA技术在诱发脑电处理的应用上受到较 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诱发脑电信号的信噪比,使得动作期内的脑电信号在不同 任务刺激下的可分性得到明显提高,有利于信号特征的提取分析或者任务模式的识别,最终 实现诱发分量的自动提取并能显著提高信号的Fisher可分性,Fisher系数的定义为:
(1)当用单一特征x进行分类时
式中,μxA和μxB分别表示A类和B类中各样本特征参数x的平均值;σxA2和σxB2分别表示A 类和B类中各样本特征的参数x的均方差。
(2)当用N个特征进行分类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78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