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光颜色可调的荧光材料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67521.8 | 申请日: | 2009-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9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宇;师丽丽;苏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9K11/78 | 分类号: | C09K11/78 |
| 代理公司: |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马守忠 |
| 地址: | 13002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 颜色 可调 荧光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光颜色可调的荧光材料。
背景技术
发光材料又称发光体,是一种能够把从外界吸收的各种形式的能量转 换为非平衡辐射的功能材料。发光材料已经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得以 广泛的应用。这得益于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在凝聚态物理、分子光谱、 配位化学、无机功能材料以及固体化学等众多科学领域取得的一系列研究 成果。
所谓发光现象,其本质是一种能量转换形式,发光物质被某种形式的 能量激发-即吸收某种形式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电磁辐射。当电磁辐射的 波长处于可见区域时,即可用肉眼观察到发光现象.固体发光的应用主要 有:光源、显示、显像、光电子学器件、辐射场的探测以及辐射剂量的记 录等。
一般无机固体发光材料主要由基质和激活剂组成,此外还添加一些助 熔剂、共激活剂和敏化剂。基质是发光材料的主体,它既可以作为激活剂 等杂质离子提供分散基体,又可以与敏化剂等一起作用直接吸收辐射能量 传递给激活剂,同时还可以通过自身晶体场对激活剂等杂质离子的束缚, 直接影响到发光光谱的类型和颜色。激活剂对基质起激活作用,并形成发 光中心。助熔剂的作用是使激活剂更容易地扩散到基质晶格中形成发光中 心。
高温固相反应法是一种传统的合成方法,使用高温固相法合成本发明 的产品其优点是晶体生长质量优良,表面缺陷少,产品疏松易于粉碎,且 粉碎后不会影响其发光性能。
有关可以被紫外线有效激发的蓝、绿和红色荧光材料一直是人们研究 的重要方向。林君小组[1]曾报道过一种类似的发光颜色可调的荧光材料 LaGaO3:xTb3+,其中Tb3+离子的掺杂量为La3+离子的0.01-12%的mol数, 它是一种发光颜色可以实现从蓝色到绿色范围内可调的荧光材料。该荧光 材料是通过改变紫外光激发波长和Tb3+离子的掺杂量来实现发光颜色可调。 其缺点是发光颜色可调范围窄而且需要改变激发光源的波长。本发明可以 使用在220-380nm之间的任意一种固定波长的紫外光进行激发,无需改变 激发波长;本发明发光颜色可调范围宽。
(参考文献:[1]Xiaoming Liu,Ran Pang,Zewei Quan,Jun Yang,and Jun Lin. Tunable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Tb3+-Doped LaGaO3 Nanocrystalline Phosphors.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154(7),J185-J189(2007).)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光颜色可调的荧光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发光颜色可调的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发光颜色可调的荧光材料,是稀土离子掺杂的碱金属铈酸盐,其 化学式为:Sr2-xEuxMyCeO4+(x+y)/2,式中,M为碱金属阳离子, 0.00001≤x≤0.6,0.0001≤y≤0.9;所述碱金属阳离子为锂离子(Li+)、 钠离子(Na+)和钾离子(K+)中的一种;
所述的发光颜色可调的荧光材料在波长为220-380nm的紫外线激发时 吸收能量,通过改变铕离子的含量以及利用碱金属离子作为共激活剂,得 到发光颜色为蓝色到白色到橙色到红色;具体为:
(1)当碱金属的掺杂量为0.0001≤y≤0.1,在0.00001≤x≤0.0001 内改变铕离子的掺杂量,得到发光颜色为蓝色的荧光材料;(2)当铕离子 的掺杂量为0.0005≤x≤0.001,在0.1≤y≤0.9范围内改变碱金属的掺 杂量,得到发光颜色为白色的荧光材料;(3)当碱金属掺杂量为 0.6≤y≤0.9,在0.005≤x≤0.05范围内改变铕离子的掺杂量,得到发光 颜色为橙色的荧光材料;(4)当铕离子的掺杂量为0.08≤x≤0.6,在 0.0001≤y≤0.9范围内改变碱金属的掺杂量,得到发光颜色为红色的荧 光材料。
所述的发光颜色可调的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是采用高温固相法,按 以下步骤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75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衬底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路用粉煤灰复合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