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式油气分离方法及复式油气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6859.1 | 申请日: | 200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9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高莹;李君;朱昌吉;杨世春;孙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4C9/00 | 分类号: | B04C9/00;F01M13/0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世林;王寿珍 |
地址: | 13001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式 油气分离 方法 油气 分离器 | ||
1.一种复式油气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主动离心式与被动旋风式分离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离,主动离心式分离器为一级分离,被动旋风式分离器为二级分离;
所述的主动离心式分离器是通过外部动力源驱动叶片旋转,将曲轴箱窜气吸入主动离心式分离器的分离腔,经离心分离的机油依靠重力沿窜气口流回曲轴箱;
经一级主动离心分离后的油气通过管路沿被动旋风式分离器的气体切向进口(D)被高速压入,形成螺旋向下的旋转气流,进一步离心分离;
二级被动离心分离后的机油沿位于被动旋风式分离器的分离腔的下端与曲轴箱联通的机油出口(F)进入曲轴箱,经分离后的气体经被动旋风式分离器气体出口(E)排出;
检测内燃机运行期间的转速、负荷、曲轴箱压力,设定一级主动离心式分离器中叶片传动轴的转速。
2.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式油气分离方法的一种复式油气分离器,主要由主动离心式和被动旋风式分离器组成,其特征在于:主动离心式和被动旋风式分离器串联布置,主动离心式分离器为一级分离,被动旋风式分离器为二级分离,主动离心式分离器的气体出口(C)通过管路与被动旋风式分离器的气体切向进口(D)相通;被动旋风式分离器的分离腔中心布置排气插入管(13),形成被动旋风式分离器气体出口(E),被动旋风式分离器的分离腔的下端设有与曲轴箱联通的机油出口(F)。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式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离心式分离器通过减振支承块(4)安装到内燃机或车架上,主动离心式分离器的分离腔由紧固在一起的下壳体(3)和上壳体(6)组成,分离腔内装有叶片(14),叶片(14)由外部动力源(9)驱动叶片传动轴(8)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式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部动力源(9)由机械、电力或压力流体提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式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片传动轴(8)通过轴承(2、7)支撑在下壳体(3)和上壳体(6)上,叶片传动轴(8)转速的控制是连续的或是步进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式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壳体(3)的底面通过肋支承轴承座,肋间开口(B)允许窜气进入分离腔,底面外圆周装有带窜气进口(A)的窜气入口导流罩(1),所述的主动离心式分离器气体出口(C)在所述上壳体壁面上切向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式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被动旋风式分离器的分离腔由圆柱段和圆锥段组成,被动旋风式分离器的气体切向进口(D)与圆柱段相切,在圆柱段与圆锥段交界处、在排气插入管(13)的下端的外壁面上设置挡板(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685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逆流高压连接管
- 下一篇:自锁式气管插管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