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酯类化合物聚合催化剂及制法和应用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66800.2 | 申请日: | 2009-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8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 发明(设计)人: | 黄宇彬;景遐斌;原宇平;陈学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8G63/83 | 分类号: | C08G63/83;C08G63/08 | 
| 代理公司: |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马守忠 | 
| 地址: | 13002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环酯类 化合物 聚合催化剂 制法 应用 | ||
1.环酯类化合物聚合催化剂,为双(双三甲基硅基氨基)锌,其化学式为(Zn[N(SiMe3)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酯类化合物聚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六甲基二硅基氨为反应底物,以丁基锂和无水氯化锌为反应物,在有机溶剂存在下分两步反应获得;其反应步骤和条件如下:
步骤1)六甲基二硅基氨与丁基锂于密封式反应器内混合,反应生成六甲基二硅基氨基锂;六甲基二硅基氨与丁基锂的摩尔比为1∶1~1.5,反应温度为-10~20℃,反应时间为10~10小时;
步骤2)用步骤1)得到的六甲基二硅基氨基锂与无水氯化锌于密封式反应器内内混合,并加入有机溶剂,反应生成双(双三甲基硅基氨基)锌;六甲基二硅基氨基锂与无水氯化锌的摩尔比为2~3∶1,反应温度为0~100℃,反应时间为10分钟~10小时;
使用的有机溶剂为乙醚、甲苯和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溶剂用量为六甲基二硅基氨用量的1~4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酯类化合物聚合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用于合成聚酯化合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酯类化合物聚合催化剂用于合成聚酯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和条件如下:
以双(双三甲基硅基氨基)锌为催化剂,以醇类或酚类化合物为引发剂,以左旋丙交酯、己内酯或环状碳酸酯为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本体聚合或嵌段共聚的方法,制备聚酯类均聚物或共聚物;
所采用的醇类化合物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异丁醇、乙二醇、丁二醇、丙三醇和分子量为750Da~5000Da含有端羟基的聚环氧乙烷中的一种;
所采用的酚类化合物为苯酚、甲苯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和对苯二酚中的一种;
所采用的环酯单体为左旋丙交酯、己内酯或环状碳酸酯;
1)采用溶液聚合反应方法如下:以甲苯或四氢呋喃为溶剂,在密封式反应器内内依次加入单体、催化剂和引发剂,溶剂与单体的质量比为5~50∶1,聚合反应温度在0~120℃范围内,反应时间为5分钟~10小时;
2)采用本体聚合反应方法如下:在密封式反应器内内依次加入单体、催化剂和引发剂,聚合反应温度为110℃~210℃,反应时间为24~48小时;
3)采用嵌段共聚的反应方法如下:以甲苯或四氢呋喃为溶剂,以左旋丙交酯或己内酯为第一单体,溶剂与第一单体的质量比为5~50∶1,在密封式反应器内内依次加入催化剂和引发剂,聚合反应温度为0℃~120℃,反应5分钟~10小时,之后加入环状碳酸酯为第二单体,第二单体与第一单体的摩尔比为0~1∶1,在聚合反应温度为0℃~120℃范围内继续反应1~10小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酯类化合物聚合催化剂用于合成聚酯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环状碳酸酯为5-甲基-5-炔丙氧羰基-1,3-二氧六环-2-酮、5-甲基-5-苄氧羰基-1,3-二氧六环-2-酮、2-苄氧酰胺基三亚甲基碳酸酯和2-甲基-2-苄氧甲基-三亚甲基碳酸酯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680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