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缩高回弹率平面硫化压延汽车密封垫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6573.3 | 申请日: | 200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3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00 | 分类号: | F16J15/00;C08L9/02;C08L7/00;C08L19/00;C08L63/00;C08L61/28;C08L57/02;C08K3/00;C08K7/02;C08K3/36;C08K3/30;B29C35/02;B29B7/72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 薇 |
地址: | 130011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缩 回弹 平面 硫化 压延 汽车 密封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高压缩高回弹率平面硫化压延汽车密封垫,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和桥等部位。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密封垫片成型技术主要是抄取法和辊压法,这两种的成型方法都要用到溶剂,如汽油,苯或者甲苯等,这些溶剂对环境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传统的汽车密封垫主要是使用石棉纤维来增强,石棉纤维是公认的致癌物质,现在欧美已经禁止使用石棉类物质,因此在出口国外的汽车要求无石棉化。另外传统的密封垫的压缩率低回弹率低,不能很好的弥补机体加工面精度不足,常常进行表面丝网印刷来进行微密封,但这又增加了成本和环境污染,不符合环保要求。目前发动机的设计正向质量轻、体积小、功率大和环保型方向发展,导致密封面狭小、异型和螺栓压紧力不能加大,这又给密封技术和密封材料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种密封材料不能解决当代发动机密封技术要求,尤其是在高温高压高面压的铝合金的油底壳、齿轮箱、油泵、冷却器和空压泵等密封处,对润滑油、燃料油、冷却水、汽的不同介质。若采用同一种密封材料是不能解决如此复杂的密封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缩高回弹率平面硫化压延汽车密封垫,其采用多种纤维复合硫化的密封垫,彻底解决现代发动机的密封问题;压缩率和回弹率高,耐介质性优良,材料不含有无石棉,表面无需进行丝网印刷来微密封,降低成本,减少污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高压缩高回弹率平面硫化压延汽车密封垫,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材料按重量份组成:丁腈胶9~12、烟片胶1~2、氟橡胶4~8和改性树脂包括环氧树脂、三聚氰胺树脂和石油树脂7~11做粘接剂,325目云母10~15,325目蛭石15~18和无石棉纤维包括芳纶、碳纤维、玻璃纤维、纤维素纤维和岩棉纤维12~23作为增强材料,二氧化硅2~3、高岭土2~3和硫酸钡3~4作为耐热辅料,助剂1~3包括硅烷偶联剂1510.5-1、防老剂4010NG 0.4-0.8、抗氧剂1010 0.8-1.2、光稳定剂UV5310.4-0.6。
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1、高速低剪切混料
将改性树脂,325目云母,325目蛭石和无石棉纤维,二氧化硅、高岭土和硫酸钡和包括硅烷偶联剂151、防老剂4010NG、抗氧剂1010、光稳定剂UV53的助剂放入高速低剪切混料机中搅拌均匀,速度为1200~1800转/分,搅拌时间为30分钟,纤维不能成团;
2、低速高剪切混料
将搅好的混合料和丁腈胶、烟片胶、氟橡胶加入到低速高剪切混料机中进行低速强力搅拌,速度为30~40转/分,搅拌时间为90分钟,温度不超过120℃,避免材料在搅拌机内先期硫化,不利于成型加工,使纤维同橡胶混合均匀;
3、开炼
将低速高剪切混料机出来的料放在开炼机上均匀素炼,待气泡消失后,料的表面温度达到50℃时出料坯;
4、硫化
将网格为120目,网丝为0.1mm的耐热尼龙网进行硫化复合,并将压延好的半成品按垫片的规格尺寸裁割成标准样块,放在平板硫化机上硫化;系统压力为16MPa,硫化温度为140~160℃,时间为5~6分钟。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能满足汽车密封狭窄部位;厚度在0.6~2.0mm无需夹网,主要利用高压缩率高回弹率来弥补汽车密封部位的加工精度差的问题,耐油性、耐乙二醇溶液性的增厚率都小于3%和增重率都小于5%;其压缩率10~30%和回弹率大于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65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