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偏瘫患者上肢良肢位固定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6254.2 | 申请日: | 2009-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2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沈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F5/10 | 分类号: | A61F5/10;A61F5/01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张欣棠;张国文 |
地址: | 450046***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瘫 患者 上肢 良肢位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预防及矫正偏瘫患者上肢手部畸形的偏瘫患者上肢良肢位固定器。
背景技术
中风是目前我国中老年人致残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治愈率低的特点。据调查,我国有脑血管病患者达500多万,有后遗症者约占86.5%,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以偏瘫即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最为突出。患病后大多数病人出现偏瘫侧手脚运动障碍。其中运动障碍发生最早的是偏瘫肌肉驰缓,肌张力降低,在稳定关节方面,协同肌和拮抗肌的共同收缩无力,重者肌力消失、没有产生功能的活动可能。抗重力移动的能力极小或消失,若把肢体放于可下垂的位置上并释放术者手,肢体立到下垂。当肢体有中到重度驰缓而无反射达4~5日时,往往不能恢复正常功能。这就产生了临床常见的致残后遗症——肘外翻和腕内翻。而中风发病1~3周后,病人偏瘫肢体常出现痉挛状态,临床常见腕屈曲、前臂旋前、手指屈曲内收的畸形,而且持续时间越长痉挛越严重,功能恢复的可能性越小,致残率可高达71.3%左右。
现在我国中风患者较高的致残率与我国对该病的早期预防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相当多的病人得不到及时合理的康复护理有关,而偏瘫患者的护理工作非常的耗费人力、财力,最终给社会与家庭带来了极大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目前临床需要,为偏瘫患者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治效果好的偏瘫患者上肢良肢位固定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托架部分、手部指掌托与前臂固定板部分和手部弹力固定带部分,其特征在于:
托架部分包括腕托、前臂托和肘托,腕托、前臂托和肘托依次相连在一起,
手部指掌托与前臂固定板部分包括手部指掌托、前臂固定板和前臂固定带,手部指掌托、前臂固定板相连在一起,前臂固定带中部固定于前臂固定板上,并通过环扣与腕托、前臂托和肘托一起固定上肢。
手部弹力固定带与手部指掌托相配合,固定手掌于手部指掌托上。
前臂固定带中部固定于前臂固定板背面。
手部指掌托、前臂固定板、腕托、前臂托和肘托上开有透气孔,内面均衬有软垫。
托架部分、手部指掌托与前臂固定板部分和手部弹力固定带部分组合起来呈两端开口的半圆筒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1、适用于各种体位、各型脑卒中早期病人,在偏瘫患者早期使用该固定具,利于患者休息时保持良肢位,防治畸形;2、能充分利用最佳训练期固定瘫手臂体位,既节省人力,又利于瘫手训练;3、操作简单、易于推广、普及,各级医院均能用,一般病人都可接受;4、生产工艺简单,所需原材料易得,市场需求量大,易大批量生产;5、社会效益好,防治上肢偏瘫率可达80~90%,不仅为病人解决因偏瘫而带来的生活不便,而且大大减轻家庭及社会的护理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附件一——托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附件二——手部指掌托与前臂固定板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附件三——手部弹力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1~3中,1腕托、2前臂托、3肘托、6手部指掌托、7前臂固定板、8前臂固定带、9手部弹力固定带。其中,手部指掌托6、前臂固定板7、腕托1、前臂托2及肘托3上有许多透气圆孔5,内面均衬有软垫4;手部弹力固定带9两端附有粘垫10和毡垫11,用于弹力带两端固定。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发明包括托架部分、手部指掌托与前臂固定板部分和手部弹力固定带部分,其特征在于:托架部分包括腕托1、前臂托2和肘托3,腕托1、前臂托2和肘托3依次相连在一起;手部指掌托与前臂固定板部分包括手部指掌托6、前臂固定板7和前臂固定带8,手部指掌托6、前臂固定板7相连在一起,前臂固定带8中部固定于前臂固定板7上,并通过环扣与腕托1、前臂托2和肘托3一起固定上肢;手部弹力固定带9与手部指掌托6相配合,固定手掌于手部指掌托6上。手部弹力固定带9两端附有粘垫10和毡垫11,用于弹力带两端固定。
前臂固定带8中部固定于前臂固定板7背面。手部指掌托6、前臂固定板7、腕托1、前臂托2和肘托3上开有透气孔5,内面均衬有软垫4。托架部分、手部指掌托与前臂固定板部分和手部弹力固定带部分组合起来呈两端开口的半圆筒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学院,未经河南中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62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阶梯结构的保温装饰板
- 下一篇:搅拌杯的刀具自锁离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