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性透明硅酮结构密封胶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66244.9 | 申请日: | 200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2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恒;张燕红;张燕青;安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中原应用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83/06 | 分类号: | C09J183/06;C09J9/00;C09K3/1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50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性 透明 硅酮 结构 密封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硅酮结构密封胶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性透明硅酮结构密 封胶。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已经把人与自然的交流,人的视觉效果 放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玻璃幕墙和采光顶因其“光、薄、透”的特点, 已成为现代建筑的一个重要部分。采光顶、点支式幕墙等大多采用透明白玻和 银色的铝合金型材,若配套使用有颜色的密封胶,则会影响幕墙的整体效果和 人的视觉美观,中性透明密封胶恰能弥补其不足。
因二氧化硅是补强材料,同时也是很好的增粘填料,密封胶须在强度和粘 度之间进行合理调整。中性透明密封胶需在粘度适中的条件下,达到较高的强 度并有良好的粘结性能,满足国家标准《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16776-2005 要求的,目前未见报导。在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CN1482200A公开了一种 光学透明的室温固化硅酮密封混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因添加的二氧化硅表面积 太大,填充量较少,其强度、硬度偏低;且对基材的粘结性能不好,仅起到对 建筑接缝的密封作用,在需承担结构强度的建筑幕墙和采光顶中,不能使用。 其它硅酮结构密封胶,因其添加有硅酸盐、碳酸钙、炭黑等填充材料,使硅酮 结构密封胶的强度、硬度及抗紫外老化等性能明显提高,但因填料的固有性能, 使其皆有特定的颜色,如CN1282773A、CN1110299A,在对外观及整体效果有 更高要求时,不能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中性的透明硅 酮结构密封胶,其对被粘材料不产生腐蚀,不黄变,且对环境无污染。可满足 特定幕墙和采光顶的需求。
本发明提供的中性透明硅酮结构密封胶,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的:
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80~120
增塑剂 10~80
交联剂 5~15
偶联剂 0.3~5
催化剂 0.005~0.1
二氧化硅 30~100
抗黄变剂 0.01~10。
所述的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其粘度为5000cp~500000cp,且不同粘 度之间需合理匹配使用,其比例为5000cp~30000cp∶30000cp~500000cp=1∶ (0.1~20),以增加其聚合度来提高中性透明结构胶的强度及硬度。
所述的增塑剂为烷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其粘度为50cp~5000cp。具 体可以为甲基硅油、乙基硅油、苯基硅油、甲基苯基硅油等。
所述的交联剂为肟基硅烷,其中至少有两个可水解的基团为肟基取代基, 具体可为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二甲基二丁酮肟基硅 烷,四丁酮肟基硅烷等中的至少两种。
所述的偶联剂为活性官能团(巯基、环氧基、酰氧基、氨基等)取代的烷 氧基硅烷,具体可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巯丙基三乙/甲氧基硅烷,γ-(2.3 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中的 至少一种。
所述的二氧化硅可为气相二氧化硅和/或沉淀法二氧化硅。其中气相二氧化 硅可为非活化的,也可为经过有机氯硅烷、硅烷偶联剂、醇类化合物、胺类化 合物等表面处理剂处理的,比表面积为(60~195)m2/g,且不同表面积之间需 合理匹配,其重量比为(60~150)m2/g∶(150~195)m2/g=(1~10)∶(10~1)。
所述的抗黄变剂为紫外吸收剂、光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紫外吸收剂具体 可以为2,4,6-三(2’正丁氧基苯基)-1,3,5-三嗪、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 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2-(2’-羟基-3’,5’-二叔苯基)-5-氯化苯并三唑等; 光稳定剂具体可以为4-苯甲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六甲基磷酰三胺、 三(1,2,2,6,6-五甲哌啶基)亚磷酸酯。
所述的催化剂可以是二丁基二醋酸锡、二丁基二月桂酸锡、二丁基二辛锡、 二丁基氧化锡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中原应用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中原应用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62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